常德會戰倖存老兵:一聽虎賁激動淚奔(圖)

作者:裘黎陽、周勇、呂安國、喻春雷 發表:2013-01-13 14:4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1個留言 列印 特大

浙江省諸暨市有一位國民革命軍師74軍57師參加過常德保護戰的倖存者,名叫金乃忠。

年齡:93歲(2012年接受採訪)
出生日期:1920年9月28(陰曆)
部隊職務:黃埔18期工兵科,74軍57師野戰工兵營3連3排排長

老人口述(老人耳聾,基本通過筆談):

我自小家貧。1936年,我16歲時父親身亡,便到杭州紡織廠當學徒,期間我讀書閱報,得到了許多愛國道理。

1937年8月淞滬會戰爆發之後,杭州學校紛紛停課,工廠搬遷。我與兩位同鄉奔向錢江碼頭準備回諸暨老家,此時親眼看到日機轟炸掃射,百姓溺水身亡者很多,慘不忍睹。於是我們三人折回火車站,火車車廂和車頂都是人,怎麼辦呢?我們三人只好立在火車頭正面露天的橫桿上,火車啟動後,風吹的眼睛睜不開,我們只要稍不留神,手一鬆便粉身碎骨,幸虧那時體力好,三人到諸暨站後回老家。

1939年應徵服役,在陸軍91軍當兵(軍長是諸暨老鄉,宣鐵吾),我在特務連(連長姓趙,諸暨山下趙人),我們防守錢塘江南岸。12月,日軍在大雪紛飛中,他們身穿白衣頭戴白帽偽裝偷渡過江,幾次均被我們擊退。

1940年,黃埔軍校在金華招生,我考中後,上級和同事為我高興,設宴為我送行,吳營長(名字已忘)還贈送我路費,囑我好好學習,報效國家。我們是工兵科,黃埔18期,屬委託代訓的,學校地點在湖南醴陵。

1943年夏,畢業時填志願,當時74軍名氣很大,被稱為抗日鐵軍,我與13位同學志願到湖南常德的74軍(軍長是王耀武),我們在軍部等候分配,我被分到57師,師長叫余程萬,我在野戰工兵營3連第3排任少尉排長,營長叫高玉琢(山東人),連長姓陳,名字已經忘記。

我們是野戰工兵營,不同於獨立工兵營,我們是野戰部隊,除構筑工事外,也要參與前線拚殺。我任排長,那時基層軍官沒有手槍,武器與士兵一樣拿步槍。後來部隊全部換為美式裝備後,基層軍官才配有手槍。我因為當時在軍校,個子高體力好,自己喜歡輕機槍,所以只要戰鬥打響,我便親自擔任輕機槍手,戰士們士氣很高。

10月,常德保衛戰打響,我排守在東門外雞婆湖。常德城郊有一座山叫德山,居高臨下,瞰制全城。德山太重要了,我們都知道,每天都在談論德山消息。那時德山戰鬥激烈,雙方幾經攻防,拉鋸戰,傷亡慘重。我記得有一次余師長命16團二營副營長劉鶴銘組織敢死隊,命他奪回德山。劉個子不高,黑黑的(黃埔16期,江西萍鄉人),臨危受命,經過二晝夜衝殺,多次白刃肉搏戰,多次負傷,最終為國捐軀,年僅26歲,此事我們當時印象最深。

常德打的太慘了,我身邊的人除少數受傷,多數陣亡,全排不是傷就是死。我的膝蓋中了兩槍(老人捲起褲腳讓志願者看,是貫穿傷),也只能簡單包紮而不能下火線,當時只有頭部,胸部受傷才可以下撤到醫院搶救,手部腳部受傷哪怕是只會爬也是要留在陣地上的,我用輕機槍,當然也幹掉了不少鬼子。

常德保衛戰結束時,我們不知道余師長已突圍,當時已是各自為戰,我們一些傷兵與一些伙夫文職人員躲在殘垣斷壁,城內局部還是有戰鬥的,能聽到槍聲。

去年,我從報紙看到湖南有一名突圍老兵說,倖存者只有83人,我認為是不正確的。我以為常德保衛戰倖存的尚能戰鬥的一線戰士尚存83名是可能的,而像我這樣受傷的和文職人員加在一起,在城內被解救的,起碼有三百多人。

常德城內屍體腐爛發臭,敵我屍體交錯,最後是請百姓幫忙掩埋屍體,我記得還為我方將士建造了烈士墓。

我讀過張恨水的文章,是稱讚我們的,我們戰士的為國犧牲是光榮的。

(當志願者稱讚老人是虎賁英雄時,老人看到「虎賁」兩個字突然興奮激動起來,淚水奪眶而出)

我們74軍每人在左胸前有一塊胸標(老人指在心臟位置),香菸盒大小,有「虎賁」兩個字,但常德保衛戰後「虎賁」兩個字改為「常德」,胸標後面是本人的姓名和部隊番號。

那次戰役後,我後來再也沒有去過常德,但總在夢裡想起,不知道常德東門外雞婆湖還在否?我排戰士大部分犧牲在那裡,我永遠忘不了那個地方。

我傷癒歸老部隊仍當工兵排長。

長沙戰役,衡陽戰役,我們57師都是作為支援部隊,沒有參與正面大戰。

湘西會戰,我們打得也很激烈,尤其是雪峰山戰鬥,白刃戰,正面衝殺,雙方死傷很多。

抗戰勝利時,我們在鎮江,準備接收南京。不知何故,我們到了芷江。我記得是9月2日,平生第一次坐陳納德美國飛機26號機到南京,後來到江蘇句容,再到鎮江,此時剛好是重慶談判的時候。

在鎮江時我是代連長。

1947年74軍兵敗孟良崮,我沒去。我們私下討論說,王牌軍都打不過共軍,看來待在部隊是沒有希望的,於是我經老鄉介紹到瀋陽當交通警察中隊長。1948年遼瀋戰役爆發,所有交通警察必須改編為部隊,於是我被安排到105師工兵營,仍住在瀋陽。錦州失守後,瀋陽大勢已去,後來在城防司令的指導下,我們「投誠起義」。

老人回鄉後一直務農,56年鎮反時戴上歷史反革命,79年摘帽,連累子女不能上學。老人有二子三女,工作一般。老伴87歲,身體尚好。

金老每月黃埔525元生活費,老伴每月110元老齡費是兩老的全部收入。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