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寸山河一寸血「血肉磨坊」的淞滬會戰(圖)

發表:2013-01-26 15:54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2個留言 列印 特大

倉庫怎麼成了紀念碑?

今天,如果你去上海,在蘇州河北岸,還能看到那座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建築四行倉庫。為什麼叫四行呢?當年它是大陸、金城、鹽業、中南四家銀行聯營的倉庫,叫四行倉庫。到今天它仍然還是一座倉庫,可同時它也是一座紀念碑,紀念淞滬會戰中抗敵的不朽功勛。那回在世界眼中第一次有了中國軍人舍生赴死、抗擊外敵的形象。緊鄰四行倉庫有條路叫晉元路,這就是以當年率領八百壯士堅守四行倉庫的謝晉元將軍的名字命名的路。在那個時候,是一個什麼樣的契機造就了謝晉元和八百壯士?使這座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建築,成為一座紀念碑呢?

蔣百裡預言不幸成真 蔣介石命令「趕敵人下海」

1923年,民國著名的軍事理論家蔣百裡先生坐車回北平,途經徐州,忽然若有所思,與同仁言:「將來有那麼一天,我們對日作戰,津浦、京漢兩路必被日軍佔領,我們國防應以三陽為據點,即洛陽、襄陽、衡陽。」蔣百裡先生的意思是:一旦中日開戰,日軍沿平漢線南下,東南部的中國軍隊就會處於背水一戰的不利地位,如果吸引敵軍由東向西仰攻,以四川作為抗戰的大後方,中國就可「以空間換時間」,實行持久戰,拖垮敵人。蔣百裡先生此說出於抗戰全面爆發前的十四年,當時被同仁引為笑談。

1937年8月13日,蔣介石在日記中寫到:對倭作戰,應以戰術補武器之不足,以戰略彌武力之缺點,使敵處處陷於被動地位。這天,蔣介石正在陷入苦思。

4天前,在上海發生了虹橋事件,8月9日下午5時,日本海軍特別陸戰隊士兵駕車強行突破中國的警衛線,衝向虹橋機場,中國保安人員當場擊斃挑釁者。日軍第三艦隊藉口事態惡化,增兵3000多人、9艘艦艇到上海,此時日軍在上海的兵力已達12000人。這是繼一個月前發生盧溝橋事變後的又一突發事件。8月11日,有報告稱日軍第二艦隊已經起航。在日本,動員令已經發給了預備役人員。此時,在中國北方,日軍佔領平津後包圍南口,並向張家口攻擊。14年前,蔣百裡先生的預言不幸將成為現實。蔣介石終於下定決心,與日本人大打一場。

在日本人得以從陸地上增援上海之前,中國軍隊有大約十天的時間,在這10天裡,或消滅日軍,或殊死一搏。在租界林立、華洋雜處的上海,在租界地、各國機構、記者眼中,此戰將是中國向世界顯示抗戰決心的最佳時機。而此戰更重要的深意,是將日軍的主力吸引至長江沿線,實現蔣百裡先生「以空間換時間」的持久戰理論。8月13日,蔣介石給部隊下達命令:「趕敵人下海!」

淞滬會戰「一寸山河一寸血」 國際媒體稱為「血肉磨坊」

70萬中國軍隊調動了,從西南、華南、中原向上海集結;供應站啟動了,長江沿線的移動燈標船和燈塔都接到了指示。長達百日的淞滬會戰於1937年8月13日在上海打響。

淞滬戰役開始時,陸軍第八十八師被調往閘北八字橋,隨軍二六二旅參謀主任謝晉元當時還是個無名小卒,但僅僅兩個月以後,他的名字就被世界記住了。謝晉元,字中民,1905年4月28日出生於廣東省蕉嶺縣。

黃埔四期政治科學員,曾參加北伐。七七事變前,謝晉元為赴戰場,將夫人凌維誠及子女送回了廣東家鄉。他的兒子謝繼民對當時的情況還有依稀印象。

謝繼民:1936年的3月,我父親就把我們送到廣東的老家。因為七七事變以後,日本軍隊在上海幾次挑起武裝衝突。蔣介石命令八十八師,8月11日晚上就乘火車到上海。

戰爭之初,中國軍隊投入淞滬戰場總兵力約5萬人,日軍總兵力約15000人。日軍在上海的陸戰隊雖已被我軍包圍,但火力猛烈,謝晉元所在的第五軍八十八師二六二旅堅守閘北重要據點八字橋,打退了日軍多次進攻。該旅第五二四團團副負重傷後,謝晉元奉調補任該團團副,率部駐防北火車站、天通庵一帶陣地。

謝繼民:前十天是我們進攻,8月13日到8月23日。我們這些部隊,將八字橋佔領了,從八字橋過去,一個叫墳山是片開闊地,然後,進攻它的海軍司令部。

8月15日,中國軍隊以八十七師在左,八十八師在右,向上海日軍發動攻擊,雖然我軍在人數上佔優,但敵人火力強勁,我軍因增援部隊沒有到達,攻擊受阻。8月23日,日軍增援部隊分別於吳淞、寶山、川沙口附近登陸,中國軍隊傷亡慘重。

9月10日,會戰進入第二階段,日軍發動全面攻擊,以主力指向羅店附近,參加淞滬會戰的一名日本士兵荻島靜夫在日記中寫到:「從昨天到今天,我在小宅和曹宅裡檢視了200多具屍體。請想像一下,這裡發生過何等程度的激戰!」淞滬會戰「一寸山河一寸血」的慘烈程度,被國際媒體形容為「血肉磨坊」。到10月中旬,日軍兵力已增至六個師團,並有大量的空軍重炮戰車支援,10月26日,日軍佔領大場、廟行,有對中國軍隊形成合圍之勢。

余子道:雖然我們全國人多,但我們火力不行,作戰力不行,就是按照當時的火力、作戰力來講,日本的一個師團,中國起碼要六個師,火力才能跟它相比。中國軍隊的士氣,非常高漲。從人的士氣、從人的數量,來同日本的火力進行較量。

一個團的兵力如何掩護數十萬大軍西撤?

1937年10月20日,日軍大本營決定再自華北、朝鮮及日本本土抽調3個師團及兩個聯隊編成第十軍,增援淞滬地區作戰。10月26日,中國軍隊退至蘇州河南岸,戰役進入第三階段。此時,中國統帥部考慮,在蘇州河北岸留一支部隊堅守。為何做此部署呢?

謝繼民:為了掩護撤退,它原來說是要留八十八師一個師,後來,孫元良師長他說留下來全部死光。一樣死掉的話,都要犧牲的話,那麼我們就少犧牲一點,最多一個團。

為了犧牲的留守

八十八師師長孫元良受統帥部命令,要選派一位堅定果敢的軍官,率領一支小部隊據守要點,擔任掩護。並要求堅持一定時日,以爭取即將召開的九國公約會議譴責日本侵略行徑,同時期望引起國際輿論對中國抗戰的關注、同情和聲援。

謝繼民:派我父親,因為他是團副。至少你在這裡要堅守一個禮拜,7天,能守多久就要守多久。

就是留下來的部隊,全部要犧牲在這裡。

1937年,在高層建築不多的上海閘北區,這座6層的鋼筋水泥建築,佔有首當其衝的位置。四行倉庫和謝晉元的八百壯士被歷史推向了前臺。謝晉元曾在寫給夫人信中說:「半壁江山,日遭蠶食,亡國滅種之禍,發之他人,操之在我,一不留心,子孫無噍類矣!為國殺敵,是革命軍人之素志也。」「余一槍一彈誓與敵週旋到底,流最後一滴血,必向倭寇取相當代價。」

明知要去赴死,謝晉元如何說服手下將士?

10月26日,謝晉元臨危受命,立即會同第一營營長楊瑞符少校,邊打邊撤,向四行倉庫集中。由於之前的蘊藻浜區域的戰鬥過於慘烈,謝晉元部下的士兵已全部犧牲,此時已經是第五批補充兵員,多為湖北保安團的團員,年輕且無作戰經驗。明知要去赴死,謝晉元如何說服手下將士?

謝繼民:我父親先問大家這是什麼地方?有人說這是四行倉庫,有的人說這是八十八師的司令部,後來我父親說不是。他說這不是四行倉庫也不是什麼八十八師的司令部,這是我們這400多人的墳墓。

有些人他一聽到,都要死在這裡,感覺到很突然,有的人哭啊什麼的,後來我父親就講,我們這次因為時間倉促,沒有跟弟兄們講清楚,現在我跟楊營長跟你們講清楚,我們這次接到的任務就是死守四行倉庫,這個倉庫就是我們的最後陣地,就是我們的墳墓,我們400多人,只要還有一個人活著,這個倉庫就不能丟。他說我謝晉元也有父母,我也有妻兒、子女,我謝晉元跟你們堅守在這裡,戰鬥在這裡,犧牲在這裡,我不會拋下你們自己偷偷地跑掉,我要跟你們一起來完成這個任務,把這個最後陣地堅守到底。

孤樓孤軍四晝夜的殊死搏鬥

四行倉庫是一幢鋼筋水泥結構的六層高樓,位於蘇州河北岸虞洽卿路、老閘橋北端。倉庫的西邊和北邊當時已被日軍佔領;倉庫東面及隔蘇州河相望的南邊屬於公共租界。它的建築牆體很厚,易守難攻。

謝繼民:主要戰鬥在西邊跟北邊,這裡,它是小部隊在這裡偷襲,小部隊在這裡偷襲,幾十個人,幾十個人這麼過來。我們很多時候從五樓的樓頂上用手榴彈,二樓三樓也是手榴彈,五樓,用迫擊炮的炮彈,從上面扔下來。

日軍不敢對四行倉庫進行重火力攻擊,因為四行倉庫的東南角方向,一百米不到的位置,有兩個巨大的煤氣儲蓄櫃,如果引爆,那麼大半個上海都會被炸掉,萬一誤炸租界也會引起國際爭端。日軍對其有所顧忌,不敢調派飛機重炮,只能用輕型炮火。

謝繼民:從26日晚上3點,把部隊全部集合完畢,從樓上樓下交叉火力什麼,全部已經準備好了。

10月27日清晨,日軍沿著蘇州河邊縱火,邊搜索前進,四行倉庫內的官兵一槍未發,直至下午2時,日軍大部隊才接近四行倉庫,進入了射程,謝晉元一聲令下,眾槍齊發,當場擊斃80多名日軍。從這天起,這座孤樓內的孤軍與日本人展開了4晝夜的殊死搏鬥。日軍雖出動火炮、戰車,進行不分晝夜的攻擊,但四行倉庫內仍火力猛烈。眾日軍曾舉起鋼板衝至倉庫門前,企圖強行實施爆破。

全身捆滿手榴彈跳到敵人隊伍裡的副班長

謝繼民:其中有一個陳樹生,副班長,他的位置就在五樓的窗口,他看到下面有這個情況以後,他就把身上跟手上都捆滿了手榴彈以後,拉了導火索,他從五樓的窗口跳到敵人的隊伍裡面。因為頂上也是鋼板,外面也是鋼板,只有兩頭有這麼一點空隙,他只有用身體從那個兩頭很小的空隙鑽下去,鑽到裡面以後,所有手榴彈一起爆炸,他也犧牲了。

數萬日本陸、海、空軍圍困 上海市唯一的一面國旗

一支孤軍堅守閘北,與數倍於自己的日軍艱苦作戰,消息一時傳遍整個上海。此時,戰場已移向滬西,上海市區大部已趨於平靜,許多市民湧向四行倉庫附近,登高助威。在南岸觀看戰鬥的市民中有一個女孩,名叫楊惠敏,是個童子軍。

謝繼民:隔著對面喊,她說我要過來,參加你們的戰鬥。因為一個女的聲音,不需要她。前前後後一個多小時,她還是不走,她說你到底需要什麼?後來我父親就想,想了以後他說這樣吧,你能不能想辦法給我們送一面國旗來?

10月28日半夜,十八歲的楊惠敏冒著槍林彈雨衝進日軍包圍圈,鑽進四行倉庫,從濕透的衣服下取出了一面長達四米的青天白日滿天紅國旗。1937年10月29日,日軍攻佔上海的第三天,閘北蘇州河畔的四行倉庫樓頂上飄起了中華民國國旗!上海市民於一片煙塵火海中,爭睹巨幅青天白日國旗,迎風招展,無不喜極而泣,感奮萬狀。

當天出版的上海《申報》有這樣的一篇特寫:「天亮時分,國旗飄展,隔河民眾經此地,紛紛脫帽鞠躬,感動落淚。」在淪陷的上海,在數萬日本陸、海、空軍圍困中,升起上海市唯一的一面國旗的,就是謝晉元和他率領的名震天下的「八百壯士」。

余子道:第一,說明日軍佔領蘇州河以北並說明不了一切,我還有部隊在那邊,給外國人看,給世界人看;第二,我們不會輕易放棄上海,我們會死守到底的。這就標誌著這種政治的姿態。

美國《時代》週刊的封面人物 英國士兵把中國官兵當英雄

1937年11月8日出版的美國《時代》週刊就拿謝晉元當封面人物,那報導寫得充滿英雄主義色彩,寫什麼?說:「堅守在四行倉庫裡的中國官兵,耀眼地出現在硝煙瀰漫的上海。這是當年最為轟動的一次抵抗。」日本人發出最後通牒,說必須投降,不然就會被消滅。可是中國指揮官謝晉元上校在給上司孫將軍的信中說:「死,沒什麼了不起!我們的生命不會白白犧牲!」10月30日凌晨,日軍以汽油澆灑,到處縱火,使四行倉庫成為一片火海;它們公然不顧國際公法,向中國守軍陣地惡毒地發射毒瓦斯彈,致守軍數人中毒受傷。日軍攻不進倉庫,向租界當局施壓:如不將八百壯士撤到租界,揚言將不顧一切後果,採取極端手段對付中國守軍。上海公共租界當局害怕戰事繼續下去危及租界安全,遂各國使節團透過外交關係,正式提出照會,多次電請中國政府命令孤軍撤出戰鬥。以免日軍重炮射入公共租界,危及各國僑民。10月30日,蔣介石在日記中寫到:「為主帥者,愛惜所部與犧牲所部,皆有一定程度,令謝晉元死守閘北一隅,任務與目的已達,故令其為榮譽之撤退,不必再作無謂之犧牲矣。」美國《時代》週刊說:「奉命撤出的官兵,從四行倉庫進入公共租界的英國區域。歡迎他們的是守衛租界的英國海軍陸戰隊官兵。謝晉元最後一個撤離出來,他淚流滿面。英國士兵把中國官兵當作英雄熱烈歡迎。」

淞滬抗戰粉碎「三個月滅亡中國」狂言

淞滬抗戰歷時3個多月,中國軍隊共投入70餘個師70餘萬人的兵力,傷亡高達25萬人,日軍共投入12個師團及海空軍、特種兵部隊30餘萬人的兵力。日軍在此役中共傷亡40672人。中國軍隊在淞滬戰場拖住日軍3個多月,戰前,其「三個月滅亡中國」的狂言不攻自破。更重要的是,由淞滬會戰開闢的第二戰場,迫使日軍主力分散展開,強迫其打一場消耗戰。

余子道:上海是國際大都市,這裡打仗,西方人很多人改變了看法,對吧?這個也很有作用,是在中國的國際地位上面,在國際外交這方面,形成了一些條件。

蔣百裡先生在抗戰爆發後曾說:「打不了,也要打;打敗了就退,退了還打,5年、8年、10年總堅持打下去,不論打到什麼田地,窮盡輸光不要緊,千千萬萬就是不要向它妥協,最後,勝利定規是我們的!」

余子道:這個戰爭對於促使中國全民抗戰起了一個非常強大的作用。中央軍的精銳部隊都調,直系部隊都調動起來了。過去像廣西軍的桂軍、四川軍的川軍、湖南軍的湘軍,雲南部隊的滇軍,湖北的部隊,安徽的部隊,東北軍的部隊,西北軍的部隊,都開到了上海作戰。這在中國史上是從來沒見到過的。這種抗戰的場面真的是可歌可泣。

来源:凱迪社區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