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柳絲絲弄輕柔——詩詞中的楊柳意象(組圖)

發表:2013-05-07 13:1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在我國古典詩詞曲中,楊柳是最常見的意象之一,也是最優美動人、纏綿多情的一個意象。仔細而深入地探究楊柳意象在古詩中的作用,對於瞭解古代文化傳統,提高民族文化素養,增強詩詞鑑賞能力是大有裨益的。

楊柳抒寫惜別深情

「長安陌上無窮樹,唯有垂柳管別離。」(劉禹錫《楊柳枝詞九首》)蘊含惜別之意是楊柳意象最本質的藝術特徵。古代詩詞曲借楊柳意象來抒寫離別之情的佳句可謂不勝枚舉。「春風知別苦,不遣柳條青。」(李白《勞勞亭》)「渭城朝雨邑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光無故人。」(王唯《送元二使安西》)「揚子江頭楊柳春,楊花愁殺渡江人。」(鄭谷《淮上與友人別》)「細看來不是,楊花點點,是離人淚。」(蘇軾《水龍吟》)「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柳永《雨霖鈴》)「柳絲長玉驄難系,恨不倩疏林掛住斜暉。」(王實甫《西廂記》)這些佳詞麗句都以柳傳情,纏綿悱惻。

楊柳意象與離別聯繫在一起,首先,是因為楊柳姿態婀娜柔美,溫婉多情,「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詩經 •小雅•採薇》)楊柳的依依不舍之態和人們的依依惜別之情水乳交融地吻合在一起,以至南朝劉勰在《文心雕龍•物色》篇中稱讚道:「灼灼狀桃花之鮮,依依盡楊柳之貌。」認為「楊柳依依」生動地表現了楊柳的婉軟美好之態,「以少總多,情貌無遺」 。從《詩經》這個源頭開始,我國古典詩詞曲中的楊柳意象便有了惜別的暗示性和啟發性。

其次,是因為古人有折柳送別的習俗,所謂「載酒送春別,折柳系離情」。這一習俗到唐代尤盛。當時長安人多到灞橋折柳送別。據《三輔黃圖》載:「灞橋在長安東,跨水作橋,漢人送客到此橋,折柳贈別。」這是折柳與贈別有密切聯繫的最早記載。「高拂危樓低拂塵,灞橋攀折一何頻。思量卻是無情樹,不解迎人只送人。」(裴說《柳》)「灞橋煙柳,曲江池館,應待人來。」(陸游《秋波媚》)「楊柳青青著地垂,楊花漫漫攪天飛。柳條折盡花飛盡,借問行人歸不歸。」(無名氏《送別》)

再次,「柳」與「留」諧音,折柳送行,含有殷殷挽留之意,表達眷眷難舍之情。「西城楊柳弄春柔,動離憂,淚難收。猶記多情,曾為系歸舟。碧野朱橋當日事,人不見,水空流。」(秦觀《江城子》)

還有一點是,古曲中有《折楊柳》的送別曲子。例如,漢樂府《橫吹曲》中就有《折楊柳》曲。北朝民歌《折楊柳歌辭》有「上馬不提鞭,反折楊柳枝」的句子。唐朝詩人王之渙的《涼州詞》:「黃河遠上白雲間,孤城一片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其中的「楊柳」指的就是《折楊柳》曲。李白的《春夜洛陽城聞笛》)更妙:「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聞笛聲而激起鄉愁,觸動離憂,何也?皆因此笛吹奏的是《折楊柳》曲!

借楊柳歌詠美好春光

楊柳生長於春,茂密於夏,枝葉葳蕤,生機蓬勃,所以古人常借詠柳來讚美春光歌詠大自然。例如,「榆柳蔭後檐,桃李羅堂前。」(陶淵明《歸園田居》)「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韓愈《初春小雨》) 「春風楊柳欲青青,煙淡雨初晴。」(晏殊《訴衷情》)「葉底黃鸝一兩聲,日長飛絮輕。」 (晏殊《破陣子》)「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 (宋祁《玉樓春》)「一川菸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賀鑄《青玉案》)春光明媚,美景如畫,令人流連忘返。借楊柳歌詠美好春光,最負盛名的當數唐朝詩人賀知章的那首《詠柳》:「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運用比喻、擬人手法,不但表現了柳葉的精緻之美,歌頌了春天的盎然生機,而且喚起了讀者的聯想,給人留下了極為廣闊的想像空間,堪稱詠柳的千古絕唱。

也有借楊柳表達惜春傷春之情的。例如,「楊柳絲絲弄輕柔,煙縷織成愁。海棠未雨,梨花先雪,一半春休。而今往事難重省,歸夢繞秦樓。相思只在,丁香枝頭,豆蔻梢頭。」再如,「參差煙柳灞陵橋,風物盡前朝。衰楊枯柳,幾經攀折,憔悴楚宮腰。」 (柳永《少年游》)把傷春、惜別和相思之情有機地融合在一起。

借楊柳描寫女子和愛情

從審美的角度講,楊柳隨風披拂,嬌羞依人,千般姿態,萬種風情,極具女性的陰柔美,因而古人常用楊柳來形容女子的身姿容顏。「芙蓉如面柳如眉」(白居易《長恨歌》),「櫻桃樊素口,楊柳小蠻腰。」(白居易《不能忘情吟》)以「柳眉」、「柳腰」狀女人俏麗之姿、優雅之態,如在目前。

楊柳給人的審美愉悅還體現在對愛情的描寫上。「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歐陽修《生查子》)多美的意境,多美的愛情!「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江上」並非「江岸」)唱歌聲。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劉禹錫《竹枝詞》)詩歌以楊柳起興,寓情於景,描寫了一幅融詩情、畫意、哲理為一體的絕妙圖畫。也有借楊柳描寫愛情悲劇,抒寫感世傷懷之情的:「莫攀我,攀我太心偏。我是曲江臨池柳,這人折了那人攀,恩愛一時間。」(《敦煌曲子詞》)以楊柳自比,直抒胸臆,其身遭遺棄的痛苦和怨憤,求愛不得的無奈和悲哀,怎不令人潸然淚下,感慨系之?!

来源:中國華文教育網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