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九六四給全世界的驚人證明(圖)

發表:2013-06-02 01:08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5個留言 列印 特大


1989年的「五·四青年節」,長安街被自由民主浪潮席捲,遊行隊伍不見首尾(網路圖片/看中國配圖)

六四天安門事件24週年紀念日臨近,多個國家的地區的華人都組織舉行紀念八九民主運動。在這一紀念日的前夕,本臺連線採訪旅美學者胡平先生,回憶紀念二十四年前在北京發生的這一震動全球、要求民主的群眾運動。

回顧六四事件,胡平先生表示:紀念六四運動非常重要,通過活動喚起民眾對二十四年前的回憶。眾所周知, 八九民運是中國歷史上規模空前的一次和平、非暴力的民主運動。他個人認為:其規模之大,在人類歷史上也是相當罕見的;這場運動本身就說明很多問題,如果一個人參加過二十四年前的八九民運,或是見證過這場運動,那麼他就沒有理由對中國人或對我們的同胞持很悲觀態度;很多人以為:中國人只要吃飽了飯,就甘於受奴役。可是,八九民運證明這個看法是完全站不住腳的。八九民運不是飢民暴動,不是飢民造反;另外也有人認為中國發生的大事件,總是社會的邊緣人士興風作浪搞起來的,但是八九民運也證明,這種說法也站不住腳,因為民運的先鋒和主體是大學生,都是名校大學生,在首都的大學生,被認為是天之驕子,所以這顯然和歷史上看到的飢民造反等暴民行為完全不一樣。另外,在整個運動中表現出的高度遵守非暴力的原則,也和歷史上司空見慣的暴力鬥爭形成了一個非常鮮明的對照。

胡平學生還補充說,在這場運動中,知識份子也發揮了很重要的角色:一開始,就是由知識份子聯繫、發起一場場簽名信活動,帶動了八九民運學生運動的爆發,大學生本來就受知識份子其中包括他們的老師那一代人的影響;運動中間,知識份子也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現在我們知道的比較活躍的這一代知識份子,包括現在在國內活躍的知識份子,在當時,幾乎都以這種或那種的形式參加了八九民運。

他認為:這場運動也駁斥了一些人的悲觀論點,以為中國人一鬧起事,就會打、砸、搶,到後來一定是搞成暴民;可是八九民運的那種和平、那種紀律,在西方國家發生大規模的群眾街頭抗議運動,如英國、法國、美國那些老牌民主國家發生人數多、長時間的抗議活動很容易發生騷亂,發生打砸搶的,但是中國八九民運持續五十多天,參加人數那麼眾多都沒有發生一起的類似事件,所以這也是一個很有力的證明。

再有呢,也有一些人,現有比較多了,認為:中國一旦實行民主,那麼政府將會是比現在中共施政還要民族主義的、一個排外的、還要咄咄逼人的政府。這話的意思是嚇唬外國人,說的是中國不民主還好點,要是民主了更回去世界上到處惹事,敵視西方。這種說法更是站不住腳,八九民運中的民主女神塑像,她就是個標誌,完全是照著紐約的自由女神造的,就說明當時的人(中國人)的胸懷,根本沒有狹隘的排外的民族主義,這些都是證明。有人說中國人素質低,看看八九民運,如此規模的運動,那麼多人參加,包括戒嚴後,北京市民自發地走上街頭,去堵軍車,這些事都非常令人感動。所以,根據這些事,沒有理由去認為中國人素質低,那些理由都是站不住腳的。

胡平先生在採訪中,指出:海外華僑歷來對中國政治的分裂狀態,他回顧了從清末到當代,歷代海外華人對中國所持的政治態度不同,但是儘管如此,在八九民運中,華人和留學生各界都不約而同地站在了支持八九民運的這一立場上,當開槍後,都一致對六四的屠殺行為表示嚴正抗議,空前的團結一致,這在歷史上是沒有過的。這也就證明只有自由民主的理念才是能使人包括海外華人形成共識的一個基礎。

在採訪中,胡平先生還回憶了,八九六四後的七月,法國舉行大革命二百週年紀念活動時,輾轉達到巴黎的八九民運領導人作為貴賓受邀出席,遊行隊伍中打頭陣的就是身穿白襯衣、深色褲子的,當時留學的中國學生。及運動期間,西方國家的民眾對中國人要求民主自由表現出空前的尊重,不是因為財富和核武,而是對自尊、自主的人的尊重。儘管在六四鎮壓之後,看到了很多躲避、背叛等等壞的現象,是當事人受到高壓所造成的,但是只要曾經見到過中國人有那麼優秀的表現,那就說明這個民族還是有希望的。

法廣:六四在中國是一個禁題,日前天安門四君子之一的周舵表示相信現在有平反六四的條件,您怎麼看這種說法?

胡平先生:這是一個美好的願望,但實際上不可能。當局沒有平反六四的意圖。這一點從各方面都已經表示的很清楚。

(原標題:胡平:八九六四的自由民主理念是中國人形成共識的一個基礎)

来源:法廣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