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君王如何面對「上訪」民眾?(圖)

發表:2013-12-29 14:58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康熙帝出巡圖。《清史稿》載,康熙出巡,允許百姓「扶老攜幼,叩首行宮門」,並「詳問年齒生計,給與銀兩布疋」。

【看中國2013年12月29日訊】

高度集權的中國古代政權,一直都設置有各種直訴制度,有案情重大、冤抑莫伸者,可越過一般受訴官司和申訴程式,直接向最高統治者陳訴。

直訴制度是讓百姓伸冤訴苦的冤案救濟制度,與今天的上訪制度類似。直訴制度,源於周朝,唐代臻於完善,清代發展到巔峰,終結於「京控」。

「詣闕上書」與告御狀

《周禮·秋官·大司寇》載,周朝「以肺石達窮民」,朝廷門外設赤石,民有不平,可擊石鳴冤。若地方官不上報,伸冤者可在肺石站三日,然後由士聽取冤情,上報周王和六卿,並對地方官治罪。因石形如肺,叫「肺石」。這是周朝著名的「肺石製度」。

此外,《周禮·夏官·太僕》還記載,周朝還「建路鼓於大寢之門外,而掌其政」。「大寢」,就是路寢,指天子諸侯處理政事的宮室。這就是「路鼓制度」,讓伸冤無門者擊鼓申訴至周王處。這是中國百姓向皇帝上訪、直訴的最早記載。

在漢代,若地方判決不公,蒙受冤獄者,可上書中央司法機關申冤,這叫「詣闕上書」。漢代的百姓還可以在御駕前「庶行上書」。後代百姓在皇帝外出時「邀車駕」、「告御狀」,大概都源於此。自漢至清,一直沿用。

《清史稿·刑法志》說:「其投廳擊鼓,或遇乘輿出郊,迎擊駕申訴者,名曰‘叩閽’。」「叩閽」的方式之一,就是告御狀。

清朝還有上控和京控制度。上控是對地方衙門的審判不服,向上一級衙門申訴的制度;而「其有冤抑赴都察院、通政司或步軍統領衙門呈訴者,名曰京控。」京控視同向最高統治者申訴。

歷代的「登聞鼓」制度

據《魏書·刑罰志》記載:「世祖闕左懸登聞鼓,以達冤人。」世祖曹丕開始設置「登聞鼓」。而晉代在設登聞鼓的同時,還設置了「誹謗木」,以聽取百姓的上訪。

隋、唐兩代繼續保留肺石製度和登聞鼓制度。清人黃本驥《歷代職官表》載:「唐代於東西朝堂分置肺石及登聞鼓,有冤不能自伸者,立肺石之上,或撾登聞鼓……撾鼓者右監門衛奏聞。」

《石林燕語》記載,宋太宗端拱初年,某次選拔進士考試,錄取了127人,但是有個考生很不服氣,「擊登聞鼓自列」,驚動了皇帝,「朝廷不得已,又為複試」。由此可見,當時政府對於「登聞鼓」的重視。

《元史·世祖本紀》中也有記載:「諸事赴臺、省訴之,理決不平者,許詣登聞鼓院擊鼓以聞。」

明代將「登聞鼓」先放在午門外,「非大冤及機密重情不得擊,擊即引奏」。後來,將其移到長安右門外,派員輪流值班,接納擊鼓申訴者。

清朝也有「登聞鼓」。《清史稿》卷五記載,順治十三年(1656年)冬十月「戊寅,設登聞鼓。」

變堵為疏的上訪機構

隋煬帝開始設置謁者臺,負責吏民申奏冤屈、糾正冤假錯案等。《隋書》志第二十三記載:「謁者台大夫一人,掌受詔勞問,出使慰撫,持節察授,及受冤枉而申奏之。」

武則天垂拱二年(686年),於朝堂東西南北四面置青、丹、白、黑四個箱子,稱為「匭」,分別為養民勸農、議論時政、陳訴冤屈、告天文密策四類,並創設了個機構叫「匭使院」,首開了一條使民間下情大量上達中央政府的渠道。

宋代繼承唐代的登聞鼓和匭使院兩個系統,登聞鼓院成為一個正式受理百姓信訪的部門。宋朝太平興國九年(984年),匭使院改稱登聞院。景德四年(1007年),又「以鼓司為登聞鼓院,登聞院為登聞檢,檢院亦置鼓」,都是負責接待上訪的。

明洪武三年(1370年),政府設察言司,收受天下奏章、申訴書信等。洪武十年(1377年),又設通政使司,位居卿寺之首,是明代一個重要的信訪機構。

據清代吳振棫的《養吉齋叢錄》載,清代的登聞院,類似現代的信訪局,地點在西長安門街東,負責官員是「滿、漢科道各一員。雍正二年,統於通政司,主受訴訟之事」。清代時有冤假錯案,上訪告狀之人很多,所以「變堵為疏」,設立上訪機構處理此事。

君王也接待上訪民眾

《資治通鑒》卷一百三記載,西元375年,秦王苻堅勵精圖治,整頓國政,在皇宮南面建了一個聽訟觀,他現場辦公,「五日一臨,以求民隱」,專門聽取老百姓說事訴冤。

宋朝孔平仲《續世說》記載,唐太宗親手擬定的《司門式》中說:「其有無門籍人有急奏者,皆令監門司與仗家引奏,不得關礙。」要求立即帶來見皇帝。

《清史稿》卷七記載,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六月,康熙諭一等侍衛阿南達曰:「朕視外旗蒙古與八旗一體。今巡行之次,見其衣食困苦,深用惻然。爾即傳諭所過地方蒙古無告者,許其來見,詢其生計。」

一時間,百姓「扶老攜幼,叩首行宮門」。康熙一一接見,拉家常,「詳問年齒生計」,對貧困者,「給與銀兩布疋」。

「上訪」制度的保障

漢代,宮城外門設專職公共汽車司馬令,接待要上書或請求面見皇帝的百姓,規定各級官吏不得「截訪」和刁難,若有上訪意見不及時向上傳,滿半月以上,將受懲罰。

對於上訪者,唐太宗頒布「置立仗馬二匹,須有乘騎便往」之令,讓警衛護送上訪者面見皇帝。唐代名臣顏真卿評價這一舉措,「所以奔馳天下,正用此道」。

清朝嘉慶即位後,不許官員限制百姓京控,甚至稱自己有時間的話會審閱每起京控案的卷宗,可見其對上訪工作的重視。清代對京控的處理程式,有明確的規定:

情節較輕的,朝廷受理之後再轉回各省總督、巡撫辦理;情節較重的向皇帝具奏;都察院和步軍統領衙門每年兩次督察、催告各省逾期未結的案子,並向皇帝匯報案件進展,有效督促上訪制度的落實。

来源:羊城晚報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