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華人教育子女學中文的困惑和出路(二)

作者:楊子江(教育專家,心理學教授) 發表:2014-05-31 00:2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我個人在這方面是深有體會的,我的大孫子十一歲,小孫子八歲。他們的媽媽是俄國人。從牙牙學語開始,與媽媽說俄語,與爸爸講國語。到我們家,與爺爺、奶奶也說國語。至今,他們會流利地說三種語言,他們去過俄國,也去過中國,說俄語、囯語非常自如,英語更是達到學校教育的相應水準。雖然暫時還不會認讀俄文和中文。但到了可以選外語的年級時,俄文、中文迅速「過關」是可以肯定的。我們的做法就是堅持不懈,十年磨一劍。成功的訣竅就是持之以恆,變著花樣的「說」,不厭其煩的「聽」,輔以看大量的孩子感興趣的中文光碟,如《西遊記》、《丁丁的故事》、《哪吒鬧海》、《釋迦牟尼》等,並常年收看《新唐人》電視臺。

有些華人擔心子女的英文難以達到理想的要求,怕影響孩子將來「進入主流社會」。在家不與孩子說國語,想要製造一個英語語言環境,卻白白拋棄了子女學國語、說國語的最好的家庭語言環境。可是,又迫不及待的把子女送到中文學校每週學兩小時國語。

孩子十歲以後,講國語的習慣已漸成熟,讀和寫的慾望才有可能產生。當然,由於華人子女是在英語環境中接觸國語,這個年齡段顯然不可能如中國本土孩子那樣也獲得4,400多個漢語詞彙。因為他們有更多的時間和機會接觸英語的互動對象,一個講英語的社會環境使他們更容易掌握英語。因此,華人家庭及父母的堅持、竭盡全力、源源不絕就成了關鍵。父母們要深信,通過最佳時期家庭式語言環境的感染熏陶,孩子學會必要的生活用語、最基本的交際用語、社會常識性用語,以及簡單的科普用語是完全可能的。另外,完全不必顧慮和擔心孩子的英語能力。家庭之外,他們的英語語言環境是社會本身提供的,更是廣闊和豐富的多,何況華人家庭也會為孩子提供一些學好英語的條件和機會。

當年克林頓總統演說起草人劉百川先生說:「我們青年的中文思考,是一種獨特、無以言宣的方式體察世界。我知道中文正好可以彌補英文的空隙」。他曾十分後悔自己沒有學好國語:「我覺得自己真傻,好像我浪費了整筆遺產。只剩下幾文銅板時,才明白這遺產有多豐富」。

漢字是神傳文字,它的深刻內涵不斷被人們認識,已有專家論證,漢字成為人類通用的文字,漢語成為國際通用的語言,並非痴人說夢。華人子女切忌在不經意中丟棄中文!

来源:看中國來稿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