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運動隊裡出「學霸」四肢發達頭腦不簡單(圖)

發表:2015-01-08 01:0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畢業於哈佛大學的林書豪,美國職業籃球隊球員,現屬NBA洛杉磯湖人,司職控球後衛。

 「四肢發達,頭腦簡單」,反映著社會對體育的某種偏見。究其原因,恐怕還是升學競爭:孩子們全天待在教室裡一遍遍地刷題,在那裡「動腦子」。總之,動腦子就難動肢體。「四肢」和「大腦」,在現實中仍然對立。

美國的學校,則是另一番景象。運動隊裡到處是「學霸」。我觀察女兒的高中就看得很清楚:划船隊兩個進了耶魯、游泳隊的隊長去了達特茅斯……乃至體育也成為升學競爭的一部分,許多美國孩子為了升學加入運動隊。我自己的女兒,也是游泳隊和長跑隊的成員。開始時,覺得實在太費時間:每天為了功課熬夜到1點以後,睡6個小時就算萬幸,怎麼能一天訓練兩個小時?後來也就接受現實了。畢竟,如果不去運動隊,這麼大的壓力,她更要每天關在屋裡。從全面的身心健康考慮,還是從小養成鍛練的習慣比較好。

本來,這也許僅僅是個文化差異的問題。在美國的教育中,運動隊是培訓學生領導力、組織力、競爭精神、意志、紀律的重要場所。在運動隊中體現出來的素質很受重視。申請大學,除了本校老師和學生諮詢顧問的推薦信外,往往還要加封教練的推薦信。這些都遠遠超出了鍛練身體的範疇。如今,越來越多的研究揭示:青少年體育鍛練,促進其大腦發育。運動好的孩子往往功課也好,看來不是偶然。

其實,早在20世紀初,西方智商理論的先行者們就試圖在體育和智商之間建立正向相關性,證明四肢發達、大腦複雜。拋開我們的文化偏見,這種想法也不難理解。畢竟,大腦是人機體的一部分。一個強健的人,往往是全身強健。肢體這些器官好使,大腦恐怕也好使。《紐約時報》一篇報導中,則列舉了一系列最近的研究。比如,孩子們走路後馬上進行數學和閱讀的測試,成績會有所提高。甚至有研究揭示,孩子的有氧能力和腦結構有某種關聯,那些體格強健的運動型孩子,大腦主掌思維和學習的部分要更大一些。

2014年9月,美國《兒科》雜誌發表了一項由伊利諾斯香檳分校進行的研究。研究的對象是周邊地區8-9歲的220個孩子。研究者首先對這些孩子進行了體能和認知測試,然後把他們平分為兩組,一組生活學習如常;另一組則每天課後被校車接到該大學的設施參與有組織的體育活動。這些活動豐富多彩,從遊戲到足球無所不包。一個學年後,兩組孩子把這項研究開始時進行的體能和認知測試又重複一遍,然後拿著結果進行比較。很明顯,參與體育活動的一組孩子,體能要強健得多,體脂水平、體重等指標也好得多。這些都在意料之中。最讓人驚訝的是:參與運動的孩子,在計算機的認知測試中進步幅度也大得多。對照組的孩子也有進步,但基本屬於自然成長,幅度明顯要小。這個測試,聚焦於大腦中的「執行力功能」。這種功能,控制著同時從事多重活動、集中注意力、排除對外來刺激的不良反應等等領域。這種功能發展良好的孩子,往往學業和日後的事業都表現出色。

現在美國的權威人士和機構(比如全美心臟病協會),都建議中小學生一天鍛練至少一個小時。為了學業擠壓這部分時間,是非常短視的行為。腦子不好,怎麼可能讀書好?現在的父母,恨不得把學前的孩子都整天關在教室裡,一悶就是十年,腦子能好使嗎?

来源:新聞晨報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