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經養生】水毒從哪裡來(圖)

作者:弘容 發表:2017-02-12 01:13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內經養生】水毒從哪裡來
1小時內進水超過1,000c.c.會導致低納血症、血壓降低。(網路圖片)

《黃帝內經》所說「天食人以五氣」中,風、暑、濕、燥、寒五氣,若不均易致偏盛成災,但有風袪風,有暑清暑,有燥滋潤,有寒溫之,都可調解,唯獨溼氣不易去除,濕為陰邪,易停滯性黏膩,為多種慢性病、疑難雜症的病根。

濕多發於夏秋之季,夏多潮溼,東西易發霉,人也容易發霉。每到夏天,就胃口差,四肢睏倦,低熱,一到秋天便有症狀全消的現象,稱為「疰夏」。《內經》說:「秋傷於濕,冬生咳嗽。」溼咳、痰多黏稠,胸悶蔓延時日很難好,易演變成慢性支氣管炎。冬天冷,氣候如果乾燥尚能適宜,如果冷又溼,則令人難受。

濕無孔不入,濕在頭:會「濕重如裹」,好像頭戴鋼盔一樣。濕在身:身體沉重,如同穿一件溼衣服一樣,令人不爽。濕在上焦:頭脹、頭重、胸脇悶、口淡無味、痰多、口臭。濕困脾胃:舌苔厚膩、胃脾脘腹滿悶、噁心、食慾不振。濕熱薰蒸肝膽:兩脇脹痛、黃疸、四肢睏倦、便祕。濕熱下注大腸:腹痛、腹瀉、下痢、便有膿血、肛門灼熱。濕熱下注膀胱泌尿系統:尿急、尿頻、尿刺痛、尿黃臭、血尿、結石、砂淋。

濕入子宮:白帶、陰癢、子宮頸糜爛。濕入皮下:痰濕型肥胖、腫、溼疹、瘡瘍流水。濕流關節:肢體沉重而痛、關節活動不靈活、痛風、腳氣。《內經》說:「諸濕腫滿,皆屬於脾。」當外受溼邪,不能排解致內溼,而脾虛不能運化津液,易致水腫諸病。

最難破解的是人造溼,曾幾何時,突然健康資訊叫人多喝水,一天喝2、3,000c.c.的水,甚至有人喝到5,000c.c.。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人體有70%是水,食物約70%是水,人體每一次可接受的最大吸水量約250c.c.。成人的腎,每分鐘可過濾120c.c.液體,每小時只能排水800∼1,000c.c.。 1小時內進水超過1,000c.c.會導致低納血症、血壓降低。激烈運動後喝大量水,會稀釋電解質,反致中毒,引起頭痛、噁心、嘔吐、抽筋等症狀。膀胱能承受600c.c.尿液,儲存約150c.c.就有尿意,超過300c.c.就會不舒服。

水多不表示代謝多,人體是血管,不是水管,啟動代謝的機制是氣化功能,不是水,必須水經過肺、心、脾、腎,運化成津液,才能成為生化的動力。水如果能把廢物代謝掉,難道就不會把營養物質也排出?水無識別能力,只是一種介質,決定去蕪存菁的是機能。水入消化系統約須15分鐘,當水太溼,來不及運化出去,停滯成死水,就易發霉生菌,水火無情,最終造成水毒,氾濫成災,水滴穿石,水深火熱,水裡來火裡去,嗚呼哀哉!

来源:看中國週報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