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內幕】中國經濟出現一個難解的「魔咒」

發表:2017-09-21 14:5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1個留言 列印 特大

【看中國2017年9月21日訊】中國8月宏觀經濟數據不及預期,分析人士認為,中國經濟動能高峰已過。中國著名經濟學家吳敬璉認為,中國金融業的功能和行為發生了扭曲,經濟中了一個「魔咒」。

根據中國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九州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鄧海清等人發布報告認為,6月經濟數據大幅超預期,使得市場對於經濟「新週期歸來」充滿期待。但是,7月和8月的經濟數據的大幅回落反映出經濟動能高峰已過,「新週期到來論」被全面證偽。

鄧海清直言,大宗商品價格飛漲可能並沒有需求的支撐,2016年經濟企穩的邏輯是出口加投資,但隨著房地產調控以及全球經濟復甦的階段性震盪,經濟動能高峰已過,經濟增速面臨高點,環保限產帶來的可能僅是虛假繁榮。如果上游價格轉移到中下游,再疊加經濟增速下降,需要警惕經濟滯脹的可能性,去產能可能過猶不及。

日前,中國著名經濟學家吳敬璉在金融街論壇上表示,總是靠寬鬆貨幣政策來拉升經濟,會出現一個「魔咒」,即凡是要支持增長,只能用加槓桿,擴需求的方法。這必然造成槓桿率提高和風險積累。當要防風險時,因為經濟增長失去了擴張性宏觀經濟政策的支撐,經濟增速必然下滑,於是就出現了翹翹板的效應。

吳敬璉說,「我們的金融業的功能和行為發生了扭曲」;「在貨幣超發和信用膨脹的情況之下,金融業的盈利模式就變成玩自己,靠自己的數量擴張來取得收入,來賺錢。」

吳敬璉表示,要解決當前的問題,要消除這個「魔咒」,對金融業來說就需要回歸自己原來的職能,它的職能就是通過貨幣、資金的先行作用來實現經濟資源的有效配置和利用。

根據經濟學原理,金融是實體經濟的血脈,而實體經濟則是金融的命脈。中國的製造業等行業都是實體經濟的實體所在,而金融業則是實體經濟中的支柱,對整體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近年來,中國國內官媒的報導顯示,中國金融系統內的風險越來越高。中共當局多次針對金融風險發聲,聲稱「要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

經濟學界普遍認為,中國經濟最主要的風險點就是房地產泡沫、地方政府及相關聯的國有企業的債務,疊加資本外逃的問題,這些正是中國金融系統亂象叢生的根源。

觀看更多中國內幕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