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多歲的岳父 何來如此的口福?(圖)

發表:2018-07-14 09:12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80多歲的岳父何來如此的口福?
東坡肉(網路圖片)

【看中國2018年7月14日訊】岳父80多歲了。我認為,岳父是一個有口福的人。

說起口福,有人可能會覺得,應該是有大量的山珍海味、美味佳餚,什麼山中走獸雲中雁,陸地牛羊海底鮮可供食用,才算得有口福。這不是我說的岳父的口福。

李國文先生對口福的理解是:有美食吃,但沒胃口,不算有口福;有美食而又吃得下,有胃口,才算是有口福;至於沒有美食,粗茶淡飯,卻也胃口大開,吃得津津有味,甘之如飴,這才是真正的有口福,是有口福的最高境界。李國文先生的這一觀點,我頗為贊同。

這一點,也可以證之古人。明代萬曆年間,首輔張居正,輔佐明神宗萬曆皇帝三十八年,權傾朝野。有一年,張居正回鄉祭祖,各地大員當然不會放過這個討好張居正的機會,每到一處自然是熱情招待。但張居正面對每餐水陸珍饈上百樣的菜餚,竟然無有下箸之物,一口吃不下;文學作品裡也有例子,《紅樓夢》裡寫賈母中秋賞月,餓了,下人奉上螃蟹餡兒「一寸大小的小餃兒」,賈母竟然說:「這會子油膩膩的,誰吃這個」?精心準備的粳米鴨子肉粥,也不合胃口,最後千挑萬選,才喝了幾口杏仁茶,哪能算得有口福?

反之,宋代文豪蘇東坡,是一個真正有口福的人。蘇東坡愛吃,而且會吃,大名鼎鼎的「東坡肉」,就是蘇東坡先生發明的。蘇東坡被貶黃州,當地豬肉很多,價格低廉,讓蘇東坡發現了機會,製作出了流傳千古的「東坡肉」:「淨洗鐺,少著水,柴頭罨煙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侯足時他自美」,「黃州好豬肉,價賤等糞土。富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時他自美。每日起來打一碗,飽得自家君莫管。」中華飲食文化源遠流長,但像「東坡肉」這樣以文人人名名菜,而且名動天下的,好像其它的還沒有,唯此一家。而且,即便是最簡單的飯食,蘇東坡也甘之如飴。據朱弁《曲洧舊聞》記載,東坡曾經與劉貢父說:「軾與舍弟習制科時,日享三白,食之甚美,不覆信世間有八珍也。」貢父問何物為「三白」,答曰:「一撮鹽,一碟生蘿蔔,一碗飯,乃三白也。」

岳父的口福,與蘇東坡類似,但也有不同。蘇東坡愛吃,也「會吃」。蘇東坡為了吃,可以親自操刀下廚,屬於「有條件要吃,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吃」的類型,能把普通的食材追究成極致的美食。

岳父則不同了,一輩子沒有下過廚房,一切食物都由岳母操持。岳母的廚藝不敢恭維,燜熬熘燉煮烤燴,煎炒烹炸熗拌汆,一門沒有,就和許多的家庭婦女一樣,不過就是能把飯菜做熟而已,但這並不影響岳父的胃口和食慾。岳父的好處是,對食物不挑不撿,所以即使岳母做的最普通的飯食,岳父也都是大快朵頤。偶爾,岳父也會玩笑似跟我們說,老太太也不知道是怎麼了,做的飯菜沒有以前好吃了。每當這時,岳母就會回敬:嫌不好吃你別吃!岳父嘿嘿一樂,回過頭去,照吃不誤,也沒看出來他嫌不好吃,不可口。有一次,岳父說想吃「蘿蔔卷」,我以為是什麼珍饈美味,卻原來就是把普通的大紅蘿蔔切成骰子塊蘸醬。岳父把「蘿蔔卷」嚼得咯嘣脆響,讓在旁邊的我看得口舌生津,食指大動。每次看岳父吃飯,都讓我覺得生活似乎是美好了一些。

岳父能有如此好的胃口,我想,可能與岳父有一口好牙齒有關。岳父已經80多歲了,但滿口牙齒完好無損。有一次,岳父感覺牙齒微有小恙,到醫院去看牙,醫生竟然把一幫實習的醫生喊過來,當做奇蹟讓他們參觀。至於牙齒的「小恙」,醫生說,80多歲的人了,能達到這個程度,已經是奇蹟了,根本不算是個事,不用看,也沒有必要看,硬給攆回來了。看來,相聲演員大胖子李嘉存為「藍天六必治」牙膏所做廣告的廣告詞「牙好,胃口就好,身體倍兒棒,吃嘛嘛香」,誠不虛也,難怪那麼風行天下,深入人心。

為了滿足岳父的口腹之欲,如果有時間,我就到岳父那裡去,做上幾個菜,讓岳父美美的吃上幾頓。我也沒有精深的廚藝,不過一般平常飯店所做的家常菜,還是能夠應付下來的。這樣的廚藝水平,登不上大雅之堂,但滿足岳父這樣對食物品質要求不高的,還是綽綽有餘的。

我這樣做,主要是不想讓妻子留下我似的遺憾。我的母親辛勞一生,但卻在我們都長大成人後,早早地離開了我們。父親又在2005年的時候,罹患了胃部和食道腫瘤。不得已,做了胃部和食道的切除手術。從此之後,父親的飲食就有了限制,一是不能多吃,哪怕是愛吃的食物,也只是吃上幾口;二是食物的範圍有了很大的限制,只能吃些軟爛的食物。曾經有一次,父親也嘴饞,就吃了幾塊燉牛肉,誰知竟然在食道的手術吻合口處噎住了,嚥不下去,吐不出來,最後只好到醫院,花了一千多塊錢,通過下胃鏡,才把牛肉取了出來。從此,父親一聽到吃牛肉,就心有餘悸,談「牛」色變。

岳父年紀也大了,但還有好胃口,所以,我覺得,我們做晚輩的,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滿足一下老人的需求,讓老人晚年生活的幸福愜意一些,應該是我們做晚輩的應盡的義務。

我不想給妻子的將來留下「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孝而親不待」的遺憾(此句當意會,不可抱殘守缺的理解)。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責任編輯:華啟善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