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家故事】鑒真和尚東渡日本(組圖)

作者:劉新宇 發表:2019-02-07 06:0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鑒真第六次東渡圖
鑒真第六次東渡圖。(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唐代玄奘西行取佛經於印度與鑒真和尚東渡日本傳戒律是中國佛教歷史上兩件大事。現在我就講講鑒真和尚東渡日本的故事。

佛祖釋迦牟尼在生前曾對他的弟子們說過一句話:「以戒為師」。戒律的傳授在過去的佛教界是極其神聖、重要的大事。過去戒律的傳授是要由德學兼備的高僧,設立專門的傳戒道場,把所有的戒律一條條地詳細講解,每講完一條都要詳細地詢問能否做到,往往整個傳戒的儀式要好幾天的時間。

佛教自公元6世紀傳入日本以來,至公元7、8世紀也達於鼎盛時期,成為日本的主要宗教。但從佛教正統傳承上來看,當年將佛教傳入日本的僧人中沒有具備授具足戒資格的高僧(佛教戒律可分為五戒、八戒、具足戒等幾個等級,具足戒就是佛教所有的戒律),因此日本佛教戒法不全。日本佛教界高僧向日本政府提出需從唐土聘請傳戒高僧,並推薦榮睿、普照這兩位年輕的僧人去唐土聘請傳戒高僧。在這個歷史背景下,榮睿、普照肩負著重任,於唐玄宗開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隨第九次遣唐使(遣唐使是日本政府派出的學習中國文化的使團)來到中國。

榮睿、普照來唐後,在洛陽、長安學習佛法達十年之久,這期間雖然在長安聘得了一位名叫道璇的僧人去日本傳戒,由於道璇的學問資歷還不夠理想,加上僧員不足,仍不足完成正規的受戒儀式。榮睿、普照從大安國寺的一位名叫道航的僧人那裡,得知揚州鑒真和尚是一位學識淵博且德高望重的高僧。榮睿、普照為了完成來唐的使命,終於在唐天寳元年約同了長安的僧人道航、澄觀、洛陽的僧人德清、高麗的僧人如海一起來揚州拜謁鑒真,邀請鑒真並請他推薦德學兼備的傳戒師同去日本傳授戒律。

鑒真生於唐垂拱四年(公元688年),揚州人,俗姓諄於,自幼便喜歡鑽研各種學問。他十四歲在揚州大雲寺出家,潛心研究佛教經典,同時對醫藥學也作過深入鑽研。鑒真二十歲時,隨他的老師道岸律師遊學二京(洛陽、長安)。當時,道岸的師父文綱、師兄弘景均應召來到京城,鑒真跟隨這些名師學習佛學知識。鑒真從學的融濟、文綱律師是律學始祖道宣的弟子,道宣與唐代藥王孫思邈有極深的友誼。他們兩人在醫學和佛學方面是互相影響、互相學習的。鑒真從這老師那兒獲得許多藥方,其中日本常用中藥「奇效丸」,據說,此方是鑒真通過弘景而得自道宣。

當榮睿、普照來大明寺拜竭鑒真時,看到鑒真確實是一位學識淵博、「並世無二」的大德高僧,他們懷著虔敬的心情向鑒真陳述了來意,並向他頂禮說:「我國在海之中,不知距齊州幾千里,雖有法而無傳法人,譬猶終夜有求於幽室,非燭何見乎!願師可能舍此方之利樂,為海東之導師可乎?」鑒真平時已傳聞日本的情況,今看到他們一片誠意,深感日本是一個「有緣之國」。當時就問徒眾說:「誰有應此遠請向日本國傳法者乎?」可是在揚州的徒眾一個也不出聲,一位叫祥彥的僧徒出來說道:「彼國太遠,性命難存,滄海淼漫,百無一至。」不等祥彥說完,鑒真又開口道:「另有誰願意去?」仍舊無人回答,於是鑒真第三次開口道:「是為法事也,不惜身、命!諸人不去,我即去耳!」鑒真大師的回答,語氣是如此的堅決,在座的弟子不禁為師父的決心所感動,於是祥彥等十七位僧徒紛紛表示願隨師東渡傳戒。那時,鑒真已有五十五歲。

自從鑒真接受日僧邀請,他不僅要克服「滄海淼漫」的自然障礙,而且還要面對更為複雜的社會阻力,在十一年的時間裏,前後六次東渡,五次失敗。

唐天寳二年(公元743年)三月,鑒真作了一切東渡的準備,正待啟航,不意浙東一帶出現了海盜,隨行的僧徒中間又發生了意見糾紛。道航認為高麗僧人如海學行欠缺,不應帶他同行,如海遂向官府誣告,說道航等私通海盜,淮南採訪使班景倩立即將榮睿、普照、道航等人拘捕,事後真相大白,榮睿等人已飽嘗了四個月的鐵窗風味。當釋放時淮南採訪使仍認為「今海賊大動,不得過海!」第一次東渡計畫失敗了。

同年十二月下旬,鑒真一行八十五人,在十二月下旬的一個月明之夜從揚州悄悄開航。但船到浪溝浦即遇風暴,浪擊破船,停留一月修船,再度下海,船至揚子江口,又遇風浪,停泊一月,再次啟航,不幸在衢州群島觸礁船沉,船上東西全被海浪捲走。全體人員登上一個荒島,後被官船送回明州(寧波),大部分人遣送回鄉,十七位僧人被送到浙江鄞縣阿育王寺。第二次東渡又失敗了。

第二年春,鑒真一行受聘到越州(紹興)龍興寺講律授戒,天寳三年(公元744年)秋歸阿育王寺。因越州僧人不理解鑒真東渡的意義,向官府控告說榮睿引誘鑒真,官府隨即逮捕了榮睿,普照因躲在民家未被逮去。榮睿在押送解京途中,在杭州得病,假稱病死,才得脫難,第三次東渡計畫又夭折了。

天寳三年冬,鑒真派人先去福建購買船隻,備辦海糧,自己率徒眾三十餘人,聲稱巡禮聖跡,秘密從浙江小路往福州取齊。但揚州龍興寺的弟子靈佑不忍鑒真遠適異域,發起僧徒阻止鑒真赴日,江東道採訪使遂下牒諸州,追蹤攔截,鑒真一行在黃岩禪林寺被官差截獲,強行押解回揚州,第四次東渡計畫又成了泡影。

在這樣的形勢下,榮睿、普照感到再留在揚州龍興寺使得官廳對鑒真的監視會不放鬆。為了迴避風潮,他們遂移居同安郡(安徽安慶附近),在那裡足足等待了三年。唐天寳七年(公元748年)兩位日僧來到揚州崇福寺,鑒真又悄悄作第五次東渡準備。「買香藥,備辦百物,一如天寳二載所備。」鑒真及其弟子,加上榮睿、普照共有十四位僧徒,其他尚有申請同行的三十五人,船員十八人,共計六十多人。他們在六月二十六日夜從揚州新河秘密登舟,尚未出海,即遇風浪,飄到浙江海面,先後在三塔山、署風山各停住一月。十月十六日登程後又遇狂風怒濤,在大海中整整飄流了十四天,最後飄到了海南島。然後輾轉從雷州海峽,經由廣西、廣東、江西、安徽,返回揚州,一路上歷盡艱辛,前後歷時兩年。日僧榮睿在路過端州(廣東肇慶市)不幸逝世,埋骨異鄉。跟隨鑒真始終如一的祥彥,在途經吉州時也病死了。鑒真因受暑熱得了眼疾,治療無效,不幸雙目失明。鑒真雖遭受接二連三的沈重打擊,但他瞭解到日本眾生對佛法戒律的渴望,明確赴日傳戒是他作為一個佛門弟子的使命,以「不遂本願」決不罷休的堅強意志,又準備作第六次東渡壯舉。

鑒真和尚真像,日本最早的肖像雕刻。
鑒真和尚真像,日本最早的肖像雕刻。(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天寳十二年(公元753年),日本第十次遣唐使籐原清河歸國前,特來揚州拜訪鑒真,鑒真決意乘遣唐使船渡日。為了避開官府及僧人的阻攔,鑒真及其弟子於十月十七日夜秘密乘船離開揚州,普照從鄭山阿育王寺趕來,大家會合後,一行二十四人搭上了遣唐使船,於十一月十五日夜啟錨。這樣,鑒真一行又踏上了第六次東渡的征途,次年(公元754年)二月到達當時日本的首都奈良,那時鑒真已經是六十六歲失明的老人了。

鑒真抵日後,講律授戒,許多日本僧人得以完成正規的受戒儀式。從此佛教中的佛法在日本才算具備了完整的傳承。

鑒真初到日本後,便治癒了光明皇太后的疾病。隋唐年間,雖中國醫藥知識及醫藥典籍相繼傳入日本,但日本人對於鑒別藥物品種的真偽、規格、好壞尚缺乏經驗。鑒真抵日後,儘管雙目失明,但是,他利用鼻子的嗅覺、舌頭的味覺、手指的觸覺,將有關藥物的知識傳授給日本人,矯正了過去不少錯誤;同時對於藥物的收藏、炮炙、使用、配伍等知識,也毫無保留地傳授給日本人。據日本《皇國名醫傳》裡指出,自鑒真東渡日本面授醫藥知識,使日本人真正掌握辨認藥品之知識,從此日本醫道才完備。14世紀以前,日本醫道把鑒真奉為醫藥始祖,直到德川時代,日本藥袋上還貼有鑒真的圖像,可見其影響之深。

鑒真東渡日本,把盛唐文化全面地介紹給日本,對日本的佛學、醫藥學、工藝技術等都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日本因此稱他為過海大師。

鑒真在日本傳法十年,於公元763年6月21日圓寂於奈良唐招提寺,享年76歲。鑒真逝世前一年,由他的弟子思托根據鑒真的形象,製成等身大小的乾漆夾貯坐像一尊,即是現存唐招提寺開山堂內的鑒真像。這是日本最早的以真實人物作為對象的優秀塑像,是日本美術史上的一件重寳。

寫至此賦詩一首,遙贈鑒真,以作本文之結尾:

東渡扶桑傳戒法

滄海淼漫不足懼

愈挫愈勇志愈堅

為法當能舍己身

六次跨海功方成

至此東瀛教法全

日出之國佛緣結

過海大師美名垂

(資料來源:《東征傳》等)

責任編輯:張雲峰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