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名中共宣傳口官員感染病毒死亡(圖)

發表:2022-12-17 20:44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11個留言 列印 特大

2022年12月9日,北京一家醫院醫護人員,將染疫患者從救護車推下來。(圖片來源:Kevin Frayer/Getty Images)
2022年12月9日,北京一家醫院醫護人員,將染疫患者從救護車推下來。(圖片來源:Kevin Frayer/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2年12月17日訊】(看中國記者董林杉綜合報導)北京疫情大爆發,染疫死亡人數激增。據報,中共兩名宣傳口的官員包括人民日報海外版原主編楊良化、中國青年報社原副社長周志春均因染疫在北京去世。另有消息說,北京長城戰略研究所所長王德祿也染疫去世。

封控鬆綁引起死亡激增 北京兩名宣傳口官員染疫亡

大陸財新網12月16日報導,中共喉舌《人民日報》記者楊良化在感染新冠病毒(COVID-19)後,因細菌性肺部感染於12月15日18點58分不治去世,終年74歲。

楊良化的家人表示,20年前他曾罹患鼻咽癌,留有後遺症,水與食物常不慎便入肺中。此次北京疫情中,楊良化於10日開始高燒,抗原測試為陽性。因抵抗力下降,肺部細菌感染病情加重,在朝陽醫院ICU搶救兩日後逝世。

楊良化是中共資深新聞從業人員,他自1981年從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畢業後,分配到《人民日報》的科教版擔任編輯,先後歷任《人民日報》高級記者,《人民日報 海外版》主編,《新聞戰線》總編輯。

《人民日報》是中共中央委員會機關報。根據《人民日報》的網路存檔,1999年7月25日,《人民日報》第二版要聞刊登楊良化採訪中國科學院院士、科痞何祚庥誣蔑法輪功的文章。何作庥曾擔任610辦公室學術顧問,他被指是一個在政治風口上興風作浪的投機政客,在科學技術上卻毫無建樹。楊良化在這篇黨報的採訪文章中,沒有採訪任何一位法輪功學員或政府部門等當事人,沒有給他們發聲的機會。

另據澎湃新聞報導,《中國青年報》前副社長、副總編輯周志春因病醫治無效,於2022年12月8日在北京去世,終年77歲。

12月15日,專欄作家魏城在其微博轉發《科技日報》陳泉湧的文章表示,「北京防疫放開後不到十天,我接連兩次驚悉噩耗。文章說,一是《中青報》原副總編輯周志春,77歲,8日去世。頭天核酸呈陽性,居委會準備第二天復檢,不料周當晚1點多去世;二是北京長城戰略研究所的所長王德祿,更年輕,66歲,昨晨(12月14日)去世。

陳泉湧是現任中國科技興市研究會理事長,科技日報社前總編輯。他轉述,王德祿前兩天上班發現陽了,13日下午發燒,「晚上吃了退燒藥睡下,當陪護人員發現時已無生命特徵」。

陳泉湧表示,一、他倆都有基礎病,周作過咽喉手術,王有高血壓、心血管等病。二、他倆可能都大意了,輕信了「只相當一次感冒」的說法,吃了退燒藥不會出大問題,結果竟「說走就走」,猝不及防。

習親定「清零」政策被棄 專家:中南海氣氛不尋常

防疫鬆綁後不到一週,各地染疫人數激增,引爆了民眾的恐慌情緒。世衛組織12月14日透露,在北京轉變政策之前,感染數據就已呈爆炸式增長。

過去三年,習近平當局一直施行嚴厲的「清零」政策,導致多地爆發「白紙」抗議活動。隨後,中共「清零」政策急轉彎,大幅放開管控。有專家質疑,由習近平親自決定 的「清零」政策一夜間被拋棄,中南海內部氣氛極不尋常。

12月13日,法國著名漢學家白夏發表評論文章,質疑中共黨內有人指責習近平的「清零」政策損害經濟並引爆民怨,可能使中共喪失執政合法性,因此逼迫習近平轉變航向。

他表示,在習加冕一個月後,抗議活動已經削弱了習近平的實力。而習近平在江澤民追悼大會上提到江主動提出不再擔任中央領導職務,出現如此明顯的暗批習連任的內容,白夏懷疑,習近平手中是否還擁有全部權力,習會否像1962年大躍進後的毛澤東,不得不進行自我批評,退到「第二線」?白夏認為,未來也許有一些意外發生。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