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2025年5月12日,美國財政部長斯科特·貝森特(Scott Bessent)在日內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詳細介紹了中美高層官員為結束關稅戰而舉行的為期兩天的閉門會議取得的「實質性進展」。(圖片來源:FABRICE COFFRINI/AFP via 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5年5月12日訊】(看中國記者楊天資綜合報導)美國與中國結束在瑞士日內瓦的貿易談判,並於今(12)日發表聯合聲明,宣布雙方暫停互徵部分關稅90天。針對中美關稅部分,中國將暫時將對美國輸美商品的關稅從125%降至10% ,美國將暫時對中國輸美商品的關稅從145%降至30%。雙方在會談後都表示協商取得「實質進展」。
中美談判關稅下調至10% 美對北京降至30% 暫緩實施部分關稅90天
根據彭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等外媒報導,美國和中國週一(5月12日)發表的聯合聲明,兩國同意在最初的90天內大幅降低彼此商品的關稅。
北京時間今日下午約15時,美中於發布共同聲明稱,5月14日以前,美國川普政府對中國課徵的145%關稅將降至30%,中國對美國商品課徵的125%關稅將降至10%。但是美國對分太尼相關的關稅並未取消。
美國財政部長斯科特·貝森特(Scott Bessent)與貿易代表葛里爾(Jamieson Greer)在日內瓦召開新聞發布會。
貝森特表示:「我們已經達成暫停90天、大幅調降關稅水準的協議。雙方將把對對方的關稅降低115%。」
根據白宮今(12)日發布的美中貿易談判聯合聲明報導,川普政府將「對等關稅」從原本的125%暫時降至10%。
綜合彭博、CNN指出,中共外交部記者會並未對貿易談判做更多描述。
中方聲明證明,代表出席此次談判的中國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將持續參與日後與美方財政部長貝森特與美國貿易代表葛里爾的磋商。這些磋商可在中國、美國、或雙方皆同意的第三國進行,雙方可根據需要,就經貿議題進行工作級別磋商。
中美談判後關稅大降的消息一出,立刻引發市場波動。道瓊指數期貨聞訊狂漲945點或2.3%、標普500期貨漲2.8%、那斯達克期貨漲3.6%。
美元也升值0.3%,對日圓與歐元升高至一個月新高。隨著降息押注降溫,美國公債面臨賣壓。國際原油價格也上漲,黃金跌逾2%。
香港恒生指數由原先上漲約200點左右,在當地時間下午15點瞬間噴發了約500點,目前上漲719點,漲幅達3.1%;那斯達克期貨瞬間飆漲700點、道瓊期夜盤同樣飆漲逾900點。
歐洲市場也受到消息振奮,倫敦富時100指數開盤上漲50點, 德國DAX指數上漲360點,法國CAC 40指數漲幅也達1.3%。
中美雙方在各自的記者會上評論不同
據彭博社報導,中美雙方在各自的新聞發布會上評論互異。貝森特和葛里爾強調了實質性和建設性的討論,稱這是持續進行談判的過程,旨在防止關稅升級。貝森特表示,兩國都不希望脫鉤。
截止本稿發表,中共官員除了聯合聲明之外沒有發表任何其它言論。
中共黨媒新華社報導,中國政府和美利堅合眾國政府(美國)共同發布中美日內瓦經貿會談聯合聲明。聲明稱,鑒於雙方近期的討論,相信持續的協商有助於解決雙方在經貿領域關切的問題;雙方承諾將於2025年5月14日前採取以下舉措:
中國將(一)相應修改稅委會公告2025年第4號規定的對美國商品加徵的從價關稅,其中,24%的關稅在初始的90天內暫停實施,同時保留對這些商品加徵剩餘10%的關稅,並取消根據稅委會公告2025年第5號和第6號對這些商品的加徵關稅;(二)採取必要措施,暫停或取消自2025年4月2日起針對美國的非關稅反制措施。
美國將(一)修改2025年4月2日第14257號行政令中規定的對中國商品(包括香港特別行政區和澳門特別行政區商品)加徵的從價關稅,其中,24%的關稅在初始的90天內暫停實施,同時保留按該行政令的規定對這些商品加徵剩餘10%的關稅;(二)取消根據2025年4月8日第14259號行政令和2025年4月9日第14266號行政令對這些商品的加徵關稅。
中國商務部則發出聲明訊息,指出美國將修改2025年4月2日第14257號行政命令中規定的對中國商品(包括香港特別行政區和澳門
特別行政區商品)加徵的從價關稅,其中,24%的關稅在初始的90天內暫停實施,同時保留按該行政命令的規定對這些商品加徵剩餘10%的關稅;同時,取消根據2025年4月8日第14259號行政令和2025年4月9日第14266號行政令對這些商品的加徵關稅。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