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獎紀錄片《異見者》多倫多放映 王軍濤談民運挑戰(組圖)


2025年5月13日,中國民主黨加拿大委員會在多倫多黨部舉行獲獎紀錄片《異見者》放映會,圖為部分成員合影。(看中國攝)(16:9)上傳者:aprilzhu ---上傳時間:2025-05-15 04:35:31.429672
2025年5月13日,中國民主黨加拿大委員會在多倫多黨部舉行獲獎紀錄片《異見者》放映會,圖為部分成員合影。(看中國攝)

【看中國2025年5月15日訊】(看中國記者肖然採訪報導)5月13日,中國民主黨加拿大委員會於多倫多黨部放映前美國之音記者陳怡執導的獲獎紀錄片《異見者》,邀請導演陳怡通過線上連線與紀錄片主角之一王軍濤和觀眾對談。該片聚焦流亡美國的中國民主人士王軍濤和雕塑家陳維明,記錄了他們在海外持續為中國民主奮鬥的艱辛歷程。

異見者》:記錄流亡者的民主信念 聚焦中共跨境鎮壓

《異見者》以1989年天安門事件30週年為背景,記錄了包括中國民主黨主席王軍濤、雕塑家陳維明等人在美國流亡生活的點滴。影片不僅回顧了他們參與民主運動的歷史,也展現了他們在海外面臨的壓力和挑戰,包括來自中共的跨境監視與騷擾。陳怡在放映後連線中表示,拍攝這部記錄片的初衷源於她對1989年事件的震撼。作為在中國長大的一代,她直到來到美國後才瞭解這段被封鎖的歷史,這激發了她記錄流亡民主人士故事的決心。

導演陳怡
《異見者》導演陳怡連線互動(看中國攝)

陳怡回憶,《異見者》花了五年時間製作,相當不易。拍攝始於2019年,原本計畫在六四30週年時聚焦王軍濤等人的故事,但隨著拍攝深入,她結識了更多參與者,故事線逐漸擴展。2020年的新冠疫情中斷了拍攝進程,而陳維明的自由雕塑被燒燬等意外事件也讓她重新調整敘事方向。陳怡坦言,如何講好這個複雜的故事是最大的挑戰之一。此外,拍攝過程中,她還面臨來自中共使館人員的監視和美國警察的不友好對待,這些都讓拍攝充滿困難。

王軍濤:六四是抗暴 海外民運的挑戰與希望

王軍濤發言
王軍濤在會上發言(看中國攝)

作為《異見者》的主要人物之一,王軍濤在座談中分享了影片對他的意義以及海外民運的現狀。他特別強調,1989年的天安門事件並非單純的「學生運動」,而是一場反抗中共暴政的「抗暴」行動。他說:「六四不是學生鬧事,是人民對暴政的抗爭。當坦克碾過廣場,當機槍掃射無辜百姓,那是赤裸裸的暴力鎮壓。我們站出來,是為了自由與尊嚴,這是抗暴的歷史真相。」他認為,這段歷史被中共刻意掩蓋,但在海外必須還原其本質,以喚醒更多人的覺悟。

王軍濤坦言,作為一個不喜曝光的人,看到自己在銀幕上呈現的私密與艱難時刻,內心感到複雜。他希望影片能將中國民主黨的理念推向更廣泛的觀眾,而不僅僅是個人的故事。他指出,1989年後,海外民運經歷了邊緣化的困境。當年,他們在天安門廣場抗爭時,曾受到西方社會的關注,但如今,西方世界對中國大陸民運的態度趨於冷淡,甚至對中共的影響力有所妥協。他提到,西方媒體和政府曾熱衷於讚揚「中國模式」,如今卻對民運議題避而不談,這讓海外民運面臨資金與資源的雙重困境。陳怡也提到,《異見者》的製作相比她過往的項目更為艱難,資金籌措與社會支持都受到限制。

然而,王軍濤對民運的未來仍抱有希望。他認為,當前參與民運的新一代多數並非因1989年事件,而是因為自身經歷的壓迫而覺醒。這顯示了反對中共暴政的力量正在擴大。他強調,民運的目標不僅是推翻中共,更是在其垮臺後承擔起重建國家的責任。他以幽默的語氣表示,自己從未覺得「犧牲」,因為做自己想做的事就是最大的幸福。他說:「我從小就想做大事,現在這件大事落在我肩上,我覺得特別幸運。」

觀眾反響:從震撼到覺醒

幾位中國民主黨加拿大委員會成員接受《看中國》採訪,分享了觀影后的深刻感受。

民陣前秘書長羅樂表示,影片中展現的流亡者在美國抗爭時受到本地警察阻撓,與加拿大的現實不謀而合。他呼籲流亡者積極參與當地政治,爭取更大的話語權,以確保民主權利得到保障。

黨員賀鐘敏則被中國民主黨全國委員會主席王軍濤幾十年的堅持所感動。他提到,影片中展現的中共跨境鎮壓令人震驚,例如對王軍濤和陳維明的監視與騷擾。他回憶自己在國內時對1989年事件一無所知,直到來到海外通過YouTube才瞭解真相。他表示,參與民運讓他逐漸克服恐懼,如今能大聲為中國人民發聲,這對他個人是一種成長。

另一位黨員陳鳳霞則分享了自己從無知到覺醒的經歷。她坦言,直到參加這次放映會才真正瞭解1989年事件的真相,過去在國內只聽說是「學生鬧事」。她被影片中王軍濤幫助流亡者王春梅的故事深深感動,認為加入民運讓她感到踏實與自豪。她還表示,將參與即將到來的六四36週年紀念活動,也會上油管看六四屠城的記錄片,進一步瞭解這段歷史。

劉克輝則說片中的強制拆遷受害者王春梅的遭遇引起她的共鳴,她有類似的受害經歷,因此看的時候落淚了。她也感慨王軍濤主席這麼多年堅持民運事業,非常不容易。

2025年5月13日,中國民主黨加拿大委員會在多倫多黨部舉行獲獎紀錄片《異見者》放映會。圖為陳鳳霞(左)和劉克輝(右)接受看中國採訪談觀後感。(看中國攝)
2025年5月13日,中國民主黨加拿大委員會在多倫多黨部舉行獲獎紀錄片《異見者》放映會。圖為陳鳳霞(左)和劉克輝(右)接受看中國採訪談觀後感。(看中國攝)

歷史的傷口與未來的使命

六四36週年臨近,中國民主黨加拿大委員會數十位成員合唱六四紀念歌曲《歷史的傷口》,勾起了對36年前天安門事件的集體記憶。王軍濤提到,這首歌的創作者如今在政治立場上已轉向親中共,這讓他感慨歷史的複雜性。他認為,1989年的精神並未消逝,而是以新的形式延續在新一代的抗爭中。

陳怡也分享了多倫多拍攝的特殊意義。2019年,她曾在多倫多記錄當地的民運活動,如今能在同一城市放映影片,讓她感到格外有意義。她希望《異見者》能激勵更多人瞭解中國民主運動的歷史與現狀,並為未來的改變貢獻力量。

海外民運的挑戰與機遇

座談會上,與會者一致認為,海外民運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中共的跨境影響力不僅限於監視與騷擾,還包括對西方社會的滲透與資源控制。王軍濤提到,許多華人社團因現實利益選擇與中共合作,這讓民運的聲音難以傳遞。他以福建同鄉會為例,指出即使一些人內心反對中共,但在現實壓力下仍選擇跟隨「公章」走。

然而,挑戰中也蘊含機遇。

一直致力於推動外國代理人法的港加聯創會會長馮玉蘭在座談中表示,中共通過經濟與政治滲透影響加拿大華人社群,許多組織因利益被迫與中共合作,壓制民運聲音。她說:「外國代理人法是保護海外華人自由表達的屏障,要求為外國政府遊說者公開註冊,揭露中共隱性打壓。」

馮玉蘭自2023年起領導多個團體與加拿大跨黨派國會議員對話,組織論壇與請願,推動法案立法。2024年,加拿大情報部門披露中共干預選舉事件,她趁機組織圓桌會議,將民運人士受限經歷納入法案討論,促使國會關注。她表示,民運需參與選舉與社區活動,放大政策影響力,確保法案反映民運需求。

儘管面臨華人社團反對與政府謹慎態度的挑戰,馮玉蘭堅持通過媒體與公眾教育提升法案關注度。她說:「這是長期戰鬥,每一步都在為民運爭取空間。」她的努力讓加拿大政府正視中共跨境影響力,為民運人士爭取更多表達自由。

王軍濤對馮玉蘭領導推動《外國代理人法》在加拿大國會通過表示感謝。馮玉蘭也表示,未來仍有很多挑戰,法律的執行層面需要民運團體等組織共同努力推動。

王軍濤:承擔國運的使命

王軍濤在座談最後強調,民運的意義在於為中國的未來做準備。他認為,中共注定要垮臺,關鍵是其後的挑戰將更加嚴峻,包括社會動盪、經濟危機與法治重建等問題,這也是他與王丹、魏京生共同發起「國是會議」的初衷。民運人士需要以「德」與「運」承擔起國家的命運,而非僅僅以推翻中共為目標。

隨著1989年事件36週年紀念日的臨近,與會者表示將繼續通過遊行、紀念會等形式傳承民主精神。陳怡也計畫將《異見者》推向更多國際電影節,讓全球觀眾瞭解中國民運的真實面貌。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