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三位名人为啥都喜欢孤独?(图)

发表:2019-07-09 07:53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聪明的人可以适应孤独的现代生活。
聪明的人可以适应孤独的现代生活。
(图片来源:Adobe stock)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心理学家和新加坡管理大学研究发现:人类快乐的根源是“草原理论”,也就是说,现代人与祖先一样,群居才能快乐。不过,这个因素却受到智商的影响。聪明的人可以摆脱“祖传的”群居生活,更适应相对孤独的现代生活。因为,过多的喧嚣会让他们无法专心追求“目标”。

1、孤独 惜时多做事

钱钟书的小说《围城》发表后,引起轰动。文学界有很多人想见一睹他的风采,都遭他的婉拒。

一位外国女士打电话想见他。钱钟书幽默地对她说:“如果你吃了个鸡蛋觉得不错,何必要一定认识那只下蛋的母鸡呢?”

晚年,他更是闭门谢客,养病读书,不接受任何采访,如果事先不打招呼,十之八九要被拒之门外。

80岁那年,大家要给他祝寿,朋友打电话来询问他生日具体是哪天,夫人杨绛玩笑着挡驾:“没有那一天啦!”

原来,钱钟书早就声明过:“不必花些不明不白的钱,找些不三不四的人,说些不痛不痒的话。”

钱钟书之所以能成为一代鸿儒,除了天赋之外就是享受独处。如果把时间用在社交上,还有多少时间去阅读、构思、写书?

2、孤独 自在敷衍

作家周国平曾说过:“我天性不宜交际。在多数场合,我不是觉得对方乏味,就是害怕对方觉得我乏味。可是我既不愿忍受对方的乏味,也不愿费劲使自己显得有趣,那都太累了。我独处时最轻松,因为我不觉得自己乏味,即使乏味,也自己承受,不累及他人,无需感到不安。”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能力很强的人,在群体中是最不受欢迎的人。所以,很多人努力让自己合群。

可是,猛兽都是独行,只有牛羊才成群结队;智商高的人,不必向下兼容,和层次不同的人交往。

聪明的人,往往都不合群,不敷衍、迎合,而是从心出发,做最喜欢的事,做最真的自己。

3、孤独 沉淀无浮躁

1845年,28岁的哈佛毕业生梭罗远离喧嚣,一个人走到瓦尔登湖畔,砍树伐木,盖起了一间小木屋。

他在小木屋旁开荒种地,自给自足。与自然交朋友,与湖水、森林和飞鸟对话,在林中观察动物和植物,在船上吹笛,在湖边钓鱼,晚上,在小木屋中记下自己的观察和思考。

在孤独中,梭罗默默地聆听、感受、思索着一切;在孤独中,丰富着精神世界。

两年多隐居生活,他将所见所思所悟付诸文字,写下了经典作品《瓦尔登湖》。

《瓦尔登湖》是一本孤独的书,也是一本智慧的书,美国国会图书馆称之为:“塑造读者人生的25本书之一。”

聪明的人喜欢简单。简单的生活,可以理清思路;专注的思考,可以创造奇迹。

孤独——适当的独处,让人更能够支配时间,提高能力,深度思考,逐步成长,最终成功;孤独——适时的独处,美妙而安然,更像是一种享受,让人如何不喜欢?!

责任编辑:肖品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