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長青:以色列和哈馬斯為何現在衝突

作者:曹長青 發表:2009-01-06 04:59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1個留言 列印 特大

以色列地面部隊已進攻加沙,年前爆發的這場衝突升級,更引起全球媒體關注,聯合國也召開緊急會議,商討解決之道。
 
巴以衝突是歷史性問題,過去每當爆發,國際輿論多譴責以色列以強凌弱,但這次有所不同,美國和歐洲議會都表示,以色列的軍事行動是「自衛」。很多阿拉伯國家也不像以往那樣高聲譴責,因加沙的哈馬斯是著名的恐怖組織,不斷用火箭彈襲擊以色列居民區,以色列是被迫反擊。《華爾街日報》1月5日的社論「以色列的加沙增兵」(Israel's Gaza Surge ),把以色列地面部隊進入加沙,視為美國向伊拉克增兵一樣,都是為打擊當地武裝暴亂分子,完全具合法性。
 
巴以衝突已久,但為什麼要在新年之際再次爆發?這裡無論是哈馬斯,還是以色列,都有各自的內政和外交的考量。

以前巴以衝突,不僅阿拉伯世界,甚至歐洲國家,多是譴責以色列佔領巴勒斯坦土地。而在以色列內部,以土地交換和平的呼聲也相當高。所以在2005年,當時的沙龍政府下令,以色列軍隊全部撤出,把加沙地帶交給了巴勒斯坦人。但在2006年的選舉中,哈馬斯在議會拿到六成席位,他們把溫和派的巴勒斯坦總統阿巴斯和法塔赫等組織,都趕到了西岸的巴勒斯坦區,由哈馬斯獨自統治加沙。
 
本來在埃及的調和下,以色列和哈馬斯曾達成一個六個月的停火協定,2008年12月19日該協議到期時,埃及和以色列都希望延長,卻遭哈馬斯拒絕。隨後哈馬斯就用火箭彈襲擊以色列居民區。
 
哈馬斯不知道以色列有強大軍力,會反擊嗎?當然知道。但這就是他們要的,他們要以「烈士」的姿態,來贏得更多巴勒斯坦人,以及阿拉伯世界的支持。哈馬斯統治加沙後,根本不懂管理,也不屑管理,只是一個心思反以色列,加沙的經濟嚴重惡化,很多巴勒斯坦人對哈馬斯不滿。在這種情況下,哈馬斯希冀通過和以色列的衝突,改變在自己內部的不利地位,並以強力對抗以色列的姿態,謀求獲得阿拉伯世界的支持。在以色列轟炸加沙之後,在埃及丶約旦丶黎巴嫩,甚至土耳其等穆斯林國家,都有抗議以色列的遊行示威,等於擴大了哈馬斯的聲勢。而那些抱怨和不滿的巴勒斯坦溫和派,在這個時候都不敢吱聲,怕被說成站在以色列一邊。
 
另外一個目的是,通過挑起衝突,造成巴勒斯坦平民的死亡,來宣傳說以色列是以強凌弱丶殺害平民,由此爭取輿論支持。《紐約時報》的新聞分析說,以色列不斷轟炸加沙的伊斯蘭大學和某個清真寺,因哈馬斯把武器彈藥都儲存在這些地方;哈馬斯還特意把平民放在軍事要地做盾牌,薩達姆在伊拉克戰爭時就這麼幹過(當年一些美國左瘋們,跑去支持伊拉克,結果被薩達姆士兵用槍逼到軍事要塞。這些左瘋回到美國後,有些因此覺醒,有的至今還在瘋)。媒體上不斷報導說,有多少巴勒斯坦平民在轟炸中喪生,但他們卻不說,有多少是被哈馬斯安排到軍事基地和他們的總部。倫敦的一位巴勒斯坦評論家說,那些既不看重別人生命,也不珍惜自己生命,使用自殺炸彈的哈馬斯們,才不在乎死多少巴勒斯坦人呢,他們可能暗中期待多死一些,才能證明色列的「殘暴」。
 
哈馬斯的全部武裝人員不到二萬人,怎麼敢挑戰軍事強大的以色列?主要因為有伊朗的全力支持。《華盛頓郵報》專欄作家霍格蘭(Jim Hoagland)在1月4日的文章中說,哈馬斯是伊朗的「戰爭代理人」,一直得到那個宣稱要把以色列從地球上抹掉的伊朗總統的支持,德黑蘭提供大量資金和武器,讓哈馬斯打頭陣。這樣不僅可以打擊以色列,並威嚇以色列不可動心思轟炸伊朗的核子基地。因為在中東,甚至整個世界,只有以色列可能動手,像當年摧毀薩達姆的核子基地一樣,炸毀伊朗的核子反應爐。

對於以色列動用地面部隊進攻加沙,使危機升級,《華盛頓郵報》專欄作家伊格內修斯(David Ignatius)分析說,這主要因為面對哈馬斯的火箭彈襲擊,以色列政府必須做出反應,以安撫群情激憤的民心;尤其是2月10日以色列要全國大選,執政黨在這個時候如果示弱,就會被選民懲罰而下臺。
 
本來以色列的大選應在2010年進行,但擔任總理的前進黨黨魁奧爾默特因涉嫌貪污,在壓力下被迫黨內改選;結果該黨女外長利夫尼(Tzipi Livni )當選黨魁並成為「執行總理」。以色列是內閣制,哪個黨獲國會多數席位,就由哪個黨組閣。但利夫尼組閣失敗,因前進黨雖是國會最大黨,但在120席的國會中只佔29席,聯合小黨時因歧見太多而沒成功,因此提前全國大選。
 
以色列像其他西方民主國家一樣,也是由左丶右兩大黨輪流執政。左派主要有工黨,右派是庫利德集團,另外還有10個小黨(在國會有席位的)。沙龍曾是庫利德集團的主席,在2001年以色列首次總理直選中當選。但他2005年做出的以色列軍隊撤出加沙的決定,在庫利德集團內部引起嚴重分歧,最後沙龍拉了一批人出走,組了新的黨「前進黨」。奧爾默特和利夫尼作為沙龍的嫡系,隨沙龍一起離開了庫利德。沙龍在組黨後不久,突因中風而住院,最後長期處於昏迷狀態。繼任的前進黨黨魁奧爾默特,後在選舉中獲勝而出任總理。

將於2月10日舉行的全國大選,總理會在兩人之間產生:一是前進黨女黨魁丶現任執行總理利夫尼,另一個是庫利德集團主席內塔尼亞胡(Benjamin Netanyahu)。今年60歲的內塔尼亞胡曾當過總理,他以主張市場經濟丶對哈馬斯強硬著稱,是鷹派的代表人物。

今年51歲的利夫尼十年前才進入政壇丶當選議員,但被沙龍非常器重丶一路提拔,出任過農業丶移民丶司法等六個部的部長。如利夫尼當選,將是以色列第二位女總理(第一位是六十年代的梅厄夫人)。利夫尼曾入選《時代》週刊「全球百名最有影響的人」。在《富比士》「全球最有影響的女性」中排第39位(2007)和第52位(2008)。
 
在大選只有一個多月之際,無論庫利德集團,還是前進黨,在對付哈馬斯問題上都不敢示弱。利夫尼在以色列轟炸加沙前一週誓言,「如果我能(當選)領導以色列,將會動用軍事丶經濟及外交手段推翻哈馬斯在加沙的政權。」而內塔尼亞胡一直批評前進黨政府在哈馬斯問題上軟弱。這次以色列轟炸加沙,內塔尼亞胡表示全力支持。
 
轟炸加沙前的以色列民調顯示,堅持對巴勒斯坦採取不妥協立場的利庫德集團領袖內塔尼亞胡將會在大選中獲勝。但現在前進黨政府對哈馬斯採取強硬態度,對選情可能產生的影響,還有待觀察。

但從左翼的工黨(黨魁巴拉克為現任國防部長)丶中間偏右的前進黨丶右翼的庫利德集團等,都支持對哈馬斯採取軍事行動來看,以色列作為民主國家,是選民在決定政府的政策。無論聯合國做出怎樣的決定,如果哈馬斯繼續襲擊以色列,以色列政府不管由哪個黨組成,迫於選民壓力,這個仗都得打。
 
以色列地面部隊雖攻進了加沙,但不會像以前那樣一直佔領加沙,很可能在摧毀了哈馬斯的軍事設施和彈藥庫之後,就會撤出。雖然這樣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但至少可以像2006年轟炸黎巴嫩那樣,把真主黨的軍事能力炸了個稀爛之後(700真主黨武裝人員被炸死,從此真主黨再沒敢在邊境挑釁以色列),起到威懾和警告的作用。

2009年1月5日於美國

(原載《觀察》)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看中國來稿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