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美國醫學會(JAMA)的一項研究,對麥類過敏的人,即使沒有明顯的腹腔疾病乳糜瀉,他們的死亡率也要高於對照組。
這項迄今為止對此類受影響人群進行的最大規模的研究證實了以前的發現,即乳糜瀉──一種麩質不耐受,臨床診斷為發炎和某些類型的小腸損害──患者死亡風險較高。
每1,000名乳糜瀉患者中每年的死亡人數比對照組高出了2.9人。但這項研究也發現,有兩類相關症狀的患者死亡風險較高:有腸道炎但沒有典型腸道損傷的患者(每1,000名患者每年的死亡人數高出10.8人)以及患有潛在乳糜瀉的病人,即他們沒有典型症狀,但他們的血液中仍有證據表明患有這種疾病(每 1,000名患者每年的死亡人數高出1.7人)。儘管營養不良和慢性炎症可以解釋前兩組患者死亡風險較高的原因,但潛在乳糜瀉患者死亡率較高的根源還不太清楚。
儘管共對3萬多名乳糜瀉確診患者進行了研究,但潛在乳糜瀉的計算結果僅是根據約3,700名患者得出的。
何謂「麩質過敏」 ?
「麩質過敏」是籠統的說法。其實它應當分為乳糜瀉,非乳糜瀉的小麥敏感和小麥過敏。乳糜瀉是自身免疫病而不是過敏;小麥過敏是由IgE介導的過敏反應;非乳糜瀉的麩質敏感既不是過敏也不是自身免疫反應,但它和小麥造成的腸道炎症以及腸道通透性的增加相關。
責任編輯:輕舟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