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方政府遭遇信貸收緊大棒

發表:2010-02-25 22:43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隨著中央政府有關部門收緊信貸,在去年創記錄的信貸狂潮中積累了巨額債務的中國地方政府,現在已經感受到了寒意。

各省、市、縣的表外借款為去年的一輪公共工程建設提供了資金,推動了整個國家的經濟增長。現在,北京的監管機構擔心地方政府無法全部償還貸款,因此加強了對這種貸款的檢查。

這或許會限制今年地方政府上馬基礎設施項目的數量,這意味著,隨著中國經濟刺激政策進入第二個年頭,經濟所獲得的提振力度將會減弱。中國經濟刺激支出的大頭不是政府撥款,而是國有銀行的巨額放貸。

渣打銀行(Standard Chartered)駐上海的經濟學家王志浩(Stephen Green)說,信貸收緊不太可能影響多數在建投資項目,這主要是因為很多項目在2009年已經儲備了融資,但地方政府要在今年上馬新項目,將會非常困難。

地方政府所設立投資工具積累的債務總額,少則有中國媒體普遍引述的說法6萬億元(約合8,780億美元),多則有美國西北大學(Northwestern University)教授史宗瀚(Victor Shih)計算得出的11萬億元。這些數額堪比中國中央政府的官方債務總額,已經引起高度關注。

中國央行行長周小川今年一月警告說:這方面如果處理不當,可能會導致地方政府的融資平臺無法償還債務,給銀行帶來不良資產並造成其他問題。

接著在1月26日的一次全國電視電話會議上,中國銀監會主席劉明康要求銀行高管「全面評估和有效防範地方融資平臺的風險」。

《上海證券報》週三援引匿名消息人士的話報導,銀行業已被要求停止向僅以地方政府未來收入為支持、沒有註冊資本金的投資工具發放新貸款。

記者週三聯繫的數家中資銀行沒有回應有關這類貸款的提問。

雖然中國一般不准許地方政府出現赤字,但多數地方政府通過設立自己的公司來借款,得以規避了這一規定。這些公司以土地儲備和官員擔保為支持,在最近的貸款狂潮中獲得了銀行的大量慷慨貸款。而由於多數稅收收入都進入中央政府的國庫,地方政府除此以外沒有其他辦法來為經濟刺激中需要建設的橋樑、大壩付賬。

今年,中央政府已經採取多個步驟減緩銀行發行新的貸款。在避險情緒提高的氛圍中,地方政府開的公司不再是受歡迎的客戶。中國最大銀行中國工商銀行本月表示,將「嚴格管理」向「通過地方政府融資平臺進行的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提供的貸款。

地方政府融資平臺也開始在資本市場失寵。據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數據,2009年,由城投公司發行的債券總額為1,212億元,為前幾年發行速度的兩倍。但現在的發債速度已經低於2009年早期的高峰水平。

一位知情人士說,監管機構已提高了與財力較弱、層級較低的政府掛鉤的公司新申請發債的門檻。但中央政府仍在受理這些公司的發債申請,因為去年還有一些積壓。這位知情人士說,政府沒有關閉債券市場,但對信貸風險的認識越來越高。

國家發改委拒絕置評,財政部沒有回應置評請求。

地方政府在制定今年的規劃時,似乎已經考慮到了融資環境的收緊。《華爾街日報》察看了過去兩個月中國31個省份公布的2010年政府工作報告。在公布今年投資增速正式目標的28個省份中,26個省份在2010年的預期增速低於2009年,剩下兩個省份希望增速持平。這些省份2010年的投資增速目標平均較 2009年已實現的增速低11個百分點。

減少地方政府對表外債務的依賴並不是一項簡單的任務,因為它們面臨著真實的財務壓力。暫時來看,一些地方官員似乎願意接受中央政府更為強硬的方針。山東省省長姜大明在1月份的一次講話中說,要「規範各類政府融資平臺,重視防範財政風險」。但也有其他人仍不願意接受。廣西自治區主席馬在一次講話中說,他將充分發揮投融資平臺的作用,擴大融資規模。

如果地方政府有不能解決的債務,中央政府最終將不得不買單。國家發改委財政金融司司長徐林在最近的一篇文章中寫道:「中央政府對地方政府的債務風險依然存在連帶處置責任,不可能允許任何地方政府破產。」

来源:華爾街日報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