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畫裝裱的起源

發表:2010-04-26 20:03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中國書畫的裝裱起源很早。古人喜用屏風,屏風畫也需裝裱才能帖上屏風框架。秦漢時的屏風就是經過裱褙的。後漢書記錄,漢恆帝時有《列女屏風》等。當時都是用粗的麻紙、布或帛等在書畫背後復裱一層以起加固保護作用。後來,因舊屏風上拆下的書畫,需要保存,就發展成了真正意義上裝裱。裝裱書畫既為了保護,又為了給書畫以美觀的裝潢。但古代書畫華美的裝潢還有另一層意義,對帝王而言,是為了顯示其威儀。秦代就提出了"上者不美,不飾,不足以一民"的說法。

至唐代李世民時,據《唐六典》記載,崇文館有裝潢匠五人,秘書省有裝潢匠九人,專職官方裝潢。而且,裝潢形式也有嚴格規定,《名畫獵精錄》中記述:"貞觀,開元中,內府圖書,一例皆用白檀香為身,紫檀香為首,紫羅褫織成帶,以為官畫之標誌。"當時日本派使臣來我國學習書畫裝潢,唐太宗親自指定張彥遠對他們
教授,可以說,日本現今的書畫裝潢,表現的應是唐代的製法。

宋代往往有畫意不全的絹本立軸,是因從屏上拆下再裝之故,也有邊上注有某畫第幾幅等字樣,說明是殘缺屏障改裝的。

北宋時對裝潢十分重視,裝裱師的地位也有所提高。北宋有"文思院",設六種待詔,裝裱師即為其中之一,列入正式的官職。至北宋宋徽宗時,在畫院中將裝裱師設為提舉官,同時頒布了正式的裝潢格式。

宋代裝裱格式十分嚴格,據宋高宗《翰墨》志記載:"紙書絹素,備成卷帙,皆用皂鸞鵲術錦褫,白玉珊瑚為軸,秘在內府,用大觀、政和、宣和印章。"紹興御府時,除了對裝裱外表有嚴格規定外,還對具體操作技巧訂有規章制度。

宋時民間裝裱之風盛行。由於裝裱師位列官職,所以,裝裱是一件近乎風雅的事,比如米芾、王詵等,也都興致勃勃地清洗、裝裱、修改自己收藏的書畫。就此,米芾在他的著作《書史》和《畫史》中,都有記述。

来源:靜心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