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一年中最熱的日子稱為「三伏天」?

作者:心語 發表:2010-07-26 07:3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初伏、中伏、末伏這三個伏日,是一年中最熱的三天,故又稱為「三伏日」、「三伏天」。
民間有句俗話說︰「冷在三九,熱在三伏。」意思是說,一年中最冷的時候是三九天,最熱是三伏天。那麼,為什麼一年中最熱的日子稱為「三伏天」呢?

據《史記.秦本紀》中載︰「(秦德公)二年,初伏,以狗御蠱。」南朝宋裴駰《集解》引孟康曰︰「六月伏日初也,周時無,至此乃有之。」另唐朝張守節《史記正義》曰︰「六月三伏之節,起秦德公為之,故雲初伏。」由此可知,伏日的說法歷史悠久,最早是源於秦國。

此外,三國魏張揖《廣雅.釋詁四》曰 ︰「伏,藏也。」及《廣韻》:「伏,匿藏也。」這是古人對「伏」的解釋,那麼何謂「伏日」呢?有下面三種說法。

一說是,據《歷忌釋》上記載 ︰「伏者何也?金氣伏藏之日也。四時代謝,皆以相生:立春木代水,水生木;立夏火代木,木生火;立冬水代金,金生水;至於立秋以金代火,金畏於火,故至庚日必伏,庚者金,故曰伏也。」

此說是以「五行生剋」與「四季」變化之道為依據。根據五行學說,古人認為春屬木,夏屬火,秋屬金,冬屬水,四季交替循環。因此,立春為春之木代冬之水,水生木;立夏為夏之火代春之木,木生火;立冬為冬之水代秋之金,金生水,如此循五行相生。

其中唯一不同的是立秋,夏屬火,秋屬金,故夏、秋的交接非五行相生,而是相剋,就是火克金,又庚屬金,所以到庚日就是金氣要潛伏的日子,「伏日」之說由此而生。

另據《漢書.郊祀志》顏師古注曰︰「伏者,謂陰氣將起,迫於殘陽而未得升。故為藏伏,因名伏日。」因為小暑之後,接著就是雨水集中、全年最熱的日子,也是陰氣被陽氣所壓制而隱藏時期,故稱為「伏日」。

還有一說,南朝宋裴駰《集解》引孟康曰︰「伏者,隱伏避盛暑也。」認為黃曆六月,正是一年中最為酷熱時節,勸人在此段日子隱伏避暑,故稱「伏日」,此說簡單易解。

談完伏日的由來、含義,我們再談何謂三伏?古人怎麼推算三伏天?

三伏是初伏、中伏、末伏的合稱,約在西曆七月中旬至八月中旬之間。從夏至後第三個庚日起,每十日為一伏,分為初伏、中伏、末伏。三伏天出現在小暑與大暑之間,是一年中氣溫最高且又潮濕、悶熱的日子。

太陽直照的日子並非一年中最熱的,當夏至後,每天地面吸收太陽的熱氣多,散發的熱氣少,地表層的熱氣就越積越多,也就一天比一天熱,進入三伏後,地表層累積的熱氣達到最高峰,因此天氣就最熱。

古人使用天干與地支相配的「干支紀日法」 來記日子,每逢有庚字的日子叫「庚日」。「庚」在十天干中排第七個,庚日每十天重複一次。

因此,自夏至開始,第三個庚日稱為初伏;第四個庚日為中伏;立秋後第一個庚日為末伏,此即「三伏」。如《陰陽書》中載:「從夏至後第三庚為初伏,第四庚為中伏,立秋後初庚為後伏,謂之三伏。」

通常初伏、中伏、末伏各為十天,但夏至與立秋之間出現四個庚日時,中伏為十天,出現五個庚日則為二十天。故中伏至末伏有時十天,有時為二十天,而初伏、末伏都為十天。這三個伏日、伏天,是一年中最熱的三十天(或四十天),故又稱為「三伏日」、「三伏天」。

伏即藏伏,所以最熱三伏天,就是說在伏天要用隱蔽伏居的方式來避開盛暑之熱,而且不要在烈日下過度曝晒,注意生活飲食起居的衛生,才能防止中暑或引發其它疾病。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