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用作樂器的海螺(組圖)

發表:2011-09-20 18:37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海螺,古稱貝、蠡。是藏、蒙古、滿、納西、傣、京、漢等族唇振氣鳴樂器。藏語稱董、措董、董嘎爾。蒙古族稱凍思。傣語稱海三。漢語稱梵貝、法螺、螺號、玉螺、玉蠡等。流行於佛教寺院和全國各地,尤以西藏、內蒙古、青海、四川、雲南、甘肅、廣東、廣西、福建、遼寧、吉林等省區最為盛行。

歷史悠久,自古為佛教法器之一。源於印度、東南亞諸國,隨佛教傳入我國。佛教經典多有記載,鳩摩羅什(343年—413年)譯《妙法蓮花經》卷一中提到「吹大法螺」,方便品中有:「若使人作樂,擊鼓吹角貝,簫笛琴箜篌,琵琶鐃銅鈸,如是眾妙音,盡持以供養」。求那跋陀羅(394年—468年)譯《大法鼓經》上卷也有:「吹大法蠡。」佛教傳入西藏後,在寺院中即使用了海螺。南北朝時,海螺已在我國北方民間廣泛流傳,北魏時期(386年—534年)雲崗石窟彫刻中已有吹螺的伎樂形象。隋唐時期,海螺用於九、十部樂的西涼、龜茲、天竺、扶南、高麗諸樂中。《舊唐書·音樂志》載:「貝,蠡也,容可數升,並吹之以節樂,亦出南蠻。」唐貞元十七年(公元801年),南方驃國(今緬甸)所獻樂器有玉螺,所獻樂曲大都與佛教有密切關係。唐代大詩人白居易《驃國樂》詩中有:「玉螺一吹椎髻聳,銅鼓一擊文身踴」之句。宋代陳《樂書》「梵貝」條有:「貝,蠡之大者也。今之梵樂用之以和銅鈸,釋氏所謂法螺。」明代王圻《三才圖會》:「即以螺之大者,吹作波之音,蓋彷彿於笳而為之者。」海螺除在佛教寺院用作法器外,還用於古代北方少數民族軍事、勞動和娛樂生活中。據西藏古代文獻記載,當筒欽尚未出現以前,在藏傳佛教寺院中是以法螺為主要吹奏樂器的,後來,筒欽便取代了法螺的地位。近代,海螺在佛教寺院中,僅用於誦經間歇時演奏和羌姆表演。

現代海螺採用海水中天然長成的大海螺殼製作,螺殼呈螺旋狀。大小不一,一般全長25厘米∼33厘米。多選用顏色清白或有花條紋的海螺為佳,磨穿螺尖作吹嘴,並將吹嘴做成圓錐形或直筒形,外徑2厘米∼3厘米,中心吹孔較細,孔徑只有1厘米,有的在螺的兩端鑽孔、穿以細皮繩,平時不吹奏時可斜挂於胸前或腋下。海螺裝飾較為精美,一般多鑲嵌銅或銀片為飾,顯得分外莊重和美觀。

不僅製成金屬吹嘴,在螺身中部至螺口也鑲以銅或銀片,製成翅形的裝飾物,在翅尾還綴有圓環,系以絲穗或彩綢為飾。西藏拉薩布達拉宮珍藏的一支銀翅法螺,全長57.7厘米,翅長38.2厘米、翅寬23厘米,吹嘴長11厘米、直徑4.2厘米、孔徑1.8厘米,堪稱法螺之最。西藏薩迦縣薩迦寺珍藏有一支完好的元代海螺,相傳為元代皇帝欽賜。北京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中國樂器博物館收藏海螺多支,螺體多為白色,帶有棕色、黃色條紋或斑紋,全長30厘米左右,螺口為不規則橢圓形,長徑14厘米∼16厘米、短徑4厘米∼11厘米。其中有一支極為珍貴的清代貝,全長35厘米,為乾隆年間(1736年—1795年)所制,取天然生長的清白色海螺,鑲嵌以銅製吹嘴,螺身鑲嵌翅形銅片為飾,一面鏤刻精美花紋,一面刻有「乾隆御製」四字。這些海螺已被載入《中國樂器圖鑒》大型畫冊中。

吹奏時,左手持握螺口,兩唇緊貼吹嘴送氣,發音作嗚嗚聲。每支海螺可發出一個基本穩定的長音,因螺身大小不同,發出的音高也各異,一般在小字組至小字一組之間。海螺的音色與螺紋的粗細和多少有直接關係,一般說來,螺紋細、少者音色較明亮,反之音色較深厚。除作為法器用於佛教寺院外,在藏區尼姑庵裡,要用吹貝祭奠死者。漢族地區也廣為流傳,在浙東民間器樂合奏舟山鑼鼓中,海螺作為色彩性樂器使用。在廣東、廣西、福建等沿海地區,民間常以吹奏海螺召集群眾聚會。

来源:網路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