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歌頌巾幗英雄第一人(圖)

作者:卜松竹 發表:2013-08-10 13:0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1個留言 列印 特大

【看中國2013年08月10日訊】中國的「巾幗英雄」很多,最出名的應當包括穆桂英、花木蘭、佘太君。但是這幾位,卻都不見於正史記載,更多是演義小說和民間話本中虛構的人物形象。而功績遠在這幾位傳說人物之上的冼夫人,生平不僅在正史中有大量的記錄,活動遺存也通過現代的考古發掘手段得到了證明。但提起她,知道的人反而少得多。

重新認識冼夫人

7月初,記者來到茂名電城鎮。冼夫人的墓城就在鎮內的山兜丁村,始建於隋代的「娘娘廟」也在這裡。目前這裡正在建設冼夫人故里景區,工程車輛往來不絕,負責現場指揮的楊偉仁說,冼夫人這麼傑出的人物,居然這麼多年都沒有能走出嶺南,被國人所知曉,不僅僅是太可惜,也是太不可思議。2002年,楊偉仁和拍檔鄭先生通過電白當地一些老人的研究而知道冼夫人,之後全力投入這一領域十數年。其間,雖然學術界、政府和民間一直在研究、推廣冼夫人,但始終沒能在較大的範圍內獲得反響。

第一首歌頌冼夫人的詩是蘇軾寫的

丁村的「娘娘廟」被視為分散在世界各地的冼夫人廟的總廟。廟的規模不大,坐西向東,廣三路,深三進,中間面闊三間。總面闊22.4米,總進深29.2米。硬山頂,龍船脊,抬梁式梁架結構。頭門嵌花崗岩石門夾和一對抱鼓石,二進為拜亭,天井兩側廊廡為三開間,牆體從地面至1米高處是用不規則的石塊壘砌,以上是青磚疊砌。

茂名市作家協會副主席、電白縣冼夫人研究會副會長崔偉棟是小說《冼夫人》的作者,投身冼夫人研究已經十多年。他說根據前來考察的文博考古專家們的說法,廟始建於隋朝,但始建廟年代不詳,今存於娘娘廟裡的那只「虎頭紋」香爐,即為隋代遺物。廟的一大特色是外牆,牆體為隋唐、宋、明、清時代磚石組成,號稱「一牆含五代」。

記者進入廟裡時,一群少年男女也疾步而來,點燃香火,虔誠祭拜之後離去。崔偉棟說,前段時間高考結束,學生們可能是來還願的。廟前香爐中香灰高積,可見香火之旺。在村民心目中,娘娘廟很靈。

據記載,唐武則天時期,娘娘廟因冼夫人玄孫獲「矯誣」罪而遭到破壞,宋末元初,當地黃、蔡兩姓村民重建該廟,清、民國、共產中國成立後都有維修,最近一次維修是2004年,現存建築形制、結構保留清制,2002年8月被公布為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娘娘廟外觀整潔,內飾雖稍有陳舊,但陳設清爽。一進廟門,便看到一塊屏風,背面刻著蘇軾的詩《冼廟》:

馮冼古烈婦,翁媼國於茲。
策勛梁武後,開府隋文時。
三世更險易,一心無磷緇。
錦傘平積亂,屢渠破除疑。
廟貌空復存,碑版漫無辭。
我欲作銘志,慰此父老思。
遺民不可問,僂句奠余欺。
犦牲菌雞卜,我當一訪之。
銅鼓壺盧笙,歌此迎送詩。

在已知歌詠冼夫人的詩中,以這首為最早。廟正中神龕上立著兩尊冼夫人像,一大一小,小者較古。廟內有一副對聯:「隋朝女將功無二,譙國夫人敕有三」,是對冼夫人一生功績的概括評價。

冼夫人:百越俚族人,南朝梁武帝普通三年(公元522年)農曆十一月二十四日生,歷梁、陳、隋三朝五位君主。她作為嶺南土著民族的傑出首領,始終以促進民族和睦和國家統一為重,協助中央政府打擊嶺南地區的分裂割據勢力。她使海南島成為中國穩固的疆土,使漢越得以和平共處,使嶺南多年免於兵災,被嶺南百姓奉為「嶺南聖母」。

墓前贔屓形制超韓愈堪比趙佗

在娘娘廟後方不遠的位置,就是冼夫人的墓城。它沉睡在一片約五六十畝,茂草疏林的空地當中。在一些老人的記憶中,上世紀三四十年代的墓城仍有城牆、城河和城池,城牆高過人,城內似乎還有守墓士兵居住的「兵房」遺址。但現在除了地面上的若干處蓮花石礎和嘉慶二十四電白知縣特剋星阿所立的「隋譙國夫人冼氏墓」石碑外,可辨識的遺物並不多。

2004年7月至2006年3月間,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田野考古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員馮孟欽率領的考古勘查小組會同電白縣博物館工作人員,先後兩期持續對冼夫人墓進行考古勘查,揭露面積1700平方米,出土了大批隋唐文物,收穫重大。2005年12月,考古、建築等方面的專家麥英豪、鄧炳權、鄭力鵬、黎顯衡等7人對勘查成果進行了論證,認為冼夫人墓是「廣東省考古發現的第一個隋唐墓園建築實例」。

由於《資治通鑒》中記載唐聖歷初年(698年),冼夫人第五代孫、潘州刺史馮君衡被「矯誣」罪及殺頭抄家,株連九族,冼夫人故里丁村亦成廢墟。因此墓園的地面建築可能毀於此時。而從遺址中發現的宋代建築構件等來看,很可能在宋代又曾經復建。 

冼夫人墓園之側,一座被鐵柵欄圍起的小亭子中,有一隻殘損的贔屓翻倒在地。龍生九子,其第七子為贔屓,形似龜而好負重。這件殘座僅存一半,卻長達1.3米多,重達1.5噸。其形制之大,甚至超過了潮州刺史韓愈的碑。崔偉棟判斷,這很可能就是隋代初建墓城時的墓碑。其被毀也應當是在馮君衡之禍時。

而冼夫人的故居遺址,被認為就在丁村的一座小山包——嶺仔上。當地文物部門在山腳下立了一塊碑石:「洗夫人故居遺址」。崔偉棟判斷,這裡原本不僅是冼夫人的故居,還可能是她的幕府所在。

作為嶺南地區,特別是粵西、海南民眾信仰的「聖母」,與冼夫人有關的文化遺蹟數量極多。在電白縣博物館原館長馬館長的帶領下,除娘娘廟外,記者在一天內就走訪了5座冼夫人廟。雖然每座廟的形制不一,甚至廟名也不一樣,但無一例外香火鼎盛。馬館長說,目前僅電白已知的冼夫人廟就有17座。還有數據稱全球冼夫人廟超過2000座,北起冼夫人夫家祖地丹東,南到貴州、海南,以及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等地都有分布,僅海南在冊登記的就有262座。

「為什麼老百姓這麼愛戴冼夫人」,崔偉棟說,「很簡單,因為她精神的核心,就是愛國愛民,團結統一。」

實現長治久安 為何洗夫人能?

冼馮聯姻 越漢和睦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忠君」和「報國」兩個概念常常難以分別。因此,歷經三個朝代、五代君主的冼夫人,也曾被評價為「見風使舵」的政客。但正如她自己所說,她之所以如此,不過是「唯用一好心」。冼夫人維護嶺南百年的和平,始終以「中央政權」為標的,減少了流血和殺戮。就此而言,封建王朝的更迭,並無礙她的大節。

崖州建制之後,約在535年,羅州(今廣東化州)刺史馮融「聞夫人有志行,為其子高涼太守寶聘為妻」。馮融不是本地人,雖然在嶺南為官三代,但「他鄉羈旅,號令不行」。冼馮聯姻之後,增強了中央政府在當地少數民族中的號召力。之後越族犯法,即使是冼夫人親戚,也要依法處理,因此逐漸政令有序。冼夫人與馮寶結婚後,其大智大勇進一步得到展現。其始終不移的,是運用自己的力量和影響,維護嶺南地區的統一。

力表無自立之心 寧送子入京為質

南梁太清二年(548年)侯景反叛,兩年後高州刺史李遷仕策劃馮寶一同叛亂,冼夫人阻止馮寶親往赴約。自率1000人假借送禮擊平李遷仕,後又助陳霸先平定侯景之亂。

馮寶死後,「嶺表大亂」,冼夫人平定了嶺南動盪的局面,南陳建立,她送年僅9歲的兒子馮僕入京為質,表示絕無自立之心。

570年,廣州刺史歐陽紇反,南陳派車騎將軍章昭達討伐,歐陽紇派人召馮僕於南海,要他起兵同反,冼夫人部署軍隊據守,並帶百越酋長迎接章昭達,內外夾攻,歐陽紇兵敗自殺,亂平。

589年南陳滅亡。隋文帝楊堅派柱國韋洸進軍嶺南,隋晉王楊廣叫陳後主叔寶寫信給冼夫人,告訴她陳國已亡,要她投降隋朝,冼夫人得信,哭了整天,派孫子馮魂迎接韋洸到廣州,嶺南安定。

590年「冬十月番禺帥王仲宣反」,起兵叛隋,兵逼廣州,圍攻南海。冼夫人遣其孫馮暄率師救援韋洸。馮暄原是王仲宣的同夥原羅州刺史陳佛智的好友,不願進兵。冼夫人大怒,逮捕了馮暄,另派孫子馮盎帶兵擊殺陳佛智,迅速進軍南海。此時,隋文帝派遣裴矩巡撫嶺南,冼夫人披甲冑,乘駿馬,張錦傘,帶領彀騎,護衛詔使裴矩到各州巡撫,平定嶺南豪強的反叛。嶺南地區從此安定。冼夫人因功受冊封為譙國夫人,開幕府,置官吏,成為隋朝穩定珠江流域政治局面的主要支柱。

来源:廣州日報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