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大帝教導皇子經典篇─談妒忌心(視頻)

發表:2017-12-26 03:52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3個留言 列印 特大

(視頻來源:看中國)

康熙是中國歷史上的千古一帝,歐洲人眼中的太陽王。法國傳教士白晉,曾撰寫《中國現狀》和《康熙大帝》兩本書,並獻給法國國王路易十四。在他的眼中,康熙是除了路易十四之外的另一個太陽王:威武雄壯,儀表堂堂,身材高大,舉止不凡,五官端正,雙目炯炯有神,鼻尖略圓稍顯鷹鉤狀。

令這位歐洲傳教士讚嘆不已的是,康熙「天分極高,思維敏捷,博聞強識,明察秋毫。具有經得起紛繁複雜的事變考驗的堅強意志,並具有指定、指揮、完成宏偉規劃的卓越才能。他的嗜好和興趣均高雅不俗,與他的帝王身分十分相稱。他為人公正,主持正義,倡導德行,愛民如子,具有服從真理的可貴品質以及克制情慾的驚人自制力。」

在飲食上,他吃的很少,從不鋪張浪費,不追求精細的美食。

白晉描寫,皇城很大,彷彿一座瑰麗的城市,但從宮殿的內部布置上,特別是從皇帝的內室來看,卻完全看不出這一點。皇帝的內室裝飾著兩三張壁畫,金屬鑲嵌的飾物以及粗糙的彩色織錦綢緞……除此之外,能夠稱得上裝飾的便是室內的整潔了。

康熙治國六十一年建樹甚多,其創業、守成之功績舉世公認。他一生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對臣下、諸皇子的言傳身教流傳至今。

康熙的《庭訓格言》是對諸皇子的教誨,由雍正追述、整理而成。以下是他在庭訓中關於妒嫉心的談話:

康熙的《庭訓格言》是對諸皇子的教誨。
康熙的《庭訓格言》是對諸皇子的教誨。(圖片來源:國立故宮博物院)

原文:
 
凡人持身處世,惟當以恕存心。見人有得意事,便當生歡喜心。見人有失意事,便當生憐憫心。此皆自己實受用處。若夫忌人之成,樂人之敗,何與人事?徒自壞心術耳。古語云:「見人之得,如己之得。見人之失,如己之失。」如是存心,天必佑之。
 
白話:

一個人立身處世,應當時時懷有寬容忍讓之心。看到他人有得意的事,應當替他高興。看見他人有失意的事,便應當心生憐憫。這種心態對自己實實在在是有益的。如果一個人總是妒忌他人的成功,對他人的失敗幸災樂禍,又怎麼與人共處呢?這樣做只會讓自己心術變壞而已。古人說過:「看到別人有所得,就如同自己有所得;看到別人有所失,就如同自己有所失。」存有這種心思的人,上天一定會保祐他。

從皇帝的角度看這篇庭訓,康熙希望天下人都幸福,天下人都富裕。因為民之強弱決定著國家的強弱。民窮則國弱,民富則國強。那麼人民有了得意的事,高興的事,當然國君應該高興啦。當人民遭遇災難,生活困苦時,國君當然會為之憂心,憐憫百姓,想盡辦法幫助百姓度過難關。民心才能由此穩定,國家才能由此穩定。

相反,如果皇帝總是與百姓的意願相反,妒嫉百姓的得意事,幸災樂禍於百姓的失意事,恐怕百姓早就揭竿而起了,這不但是在敗壞君王的德行,還在禍亂國家,真是可怕啊。所以說如果君王都能以百姓之樂為己樂,以百姓之苦為己憂,上天怎麼會不保佑這樣的好皇帝呢?

一個人立身處世,應當時時懷有寬容忍讓之心。(圖片來源:國立故宮博物院)
一個人立身處世,應當時時懷有寬容忍讓之心。(圖片來源:國立故宮博物院)

原文:
 
世上人心不一。有一種人,不記人之善,專記人之惡。視人有醜事惡事,轉以為快樂,如自得奇物者。然此等幸災樂禍之人,不知其心之何以生而怪異如是也。汝等當此為戒。
 
白話:
 
世上的人心都不一樣。有一種人,不記人的好處,專記人的壞處。如果人家有醜事惡事,就變得很快樂,如同自己得到了珍奇的物品。然而這樣的幸災樂禍的人,不知道他的心怎麼生得這樣的怪異。你們應當以此為戒。

雖然《庭訓格言》為教導皇子之言,對於朝中大臣也是一樣適用,因為皇子未成為皇帝之前,都是和大臣一樣做著安民輔國的工作。朝臣之間,難免存在競爭,相互妒嫉,甚至相互傾軋。若能依庭訓而行,則妒嫉之心可消,人有即為我有,人失即為我失。與人肝膽相照,朋友必定眾多,爭鬥之心,也就慢慢消失了。這對於修身養性是多麼有益啊。而且朝臣之間最容易相互傷害的顯示之心也會把傷害減到最小。

當我們把別人的長處當作自己的長處時,顯示的都是讚揚別人的優點,誰都不會討厭這樣的顯示心,反而會覺得此人胸懷廣大,可堪重任。這不就是在形成一個正氣浩然,愛人如己的朝廷嗎?於國於民,實為大大的好事一樁啊。對於那踐行庭訓之人,也必會得到上天的垂愛。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