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星辰】陳誠③(組圖)

修誠克己不自懈 精誠所至金石開           

作者:趙長歌 發表:2019-01-04 10:09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3個留言 列印 特大

1898年陳誠在劉伯溫故鄉浙江青田誕生,今天是陳誠誕辰121周年。
1898年陳誠在劉伯溫故鄉浙江青田誕生,今天是陳誠誕辰121周年。(圖片來源:公有領域)

接上文:陳誠答胡適剿共不易問 第五次圍剿國軍驚天泣地

入晉剿共功成弗居

1934年10月,第五次圍剿將共軍在江西巢穴徹底搗毀後,由贛南突圍出的共軍開始逃竄,衝過各地國軍的追擊堵剿,於1935年10月狼狽萬狀抵達陝北。共軍劉志丹在陝北盤據多年,贛南殘部逃來後,共區合併。陝北之地貧瘠,共匪供應困難,彈藥缺乏。

1936年2月,毛澤東、彭德懷、林彪、徐海東、劉志丹等分率兩萬餘人,傾巢竄入山西,以圖發展。他們竄晉計畫,除了顛覆山西當局的統治,席捲晉南富庶之區外,還希望進出冀察綏等省,掀起國際糾紛,促使中日戰爭盡早爆發,所以口號是「東行抗日」,目的是狡詐取利。

山西是中華文明發祥地之一,境内名山大川、古跡衆多,長期是列國爭雄之地,民國建立以來,為閻錫山所治。當時閻錫山是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副委員長,晉綏軍政負責人。共軍突來竄犯,山西情勢危急。閻錫山當即召高級將領開會,會上意見不一,最後勉強決定請中央軍即刻入晉協剿。蔣委員長指示入晉兵力以不超過晉省兵力為度。

閻錫山派三名山西代表向蔣委員長請派一名高級將領入晉統一指揮中央軍。蔣中正提出劉峙、衛立煌,山西代表沒有接受。適逢陳誠晉見,委員長又提陳誠,並令陳誠將剿匪經驗報告閻副委員長後即回。三人表示贊成。

陳誠入晉與閻錫山晤面後,相談投契,閻錫山決定留陳誠不要走。陳誠見閻錫山出於至誠,答應暫留隨時提供意見。閻錫山隨即建議蔣委員長將中央軍與山西部隊,編為兩路剿共軍,要陳誠擔任第一路剿共軍總指揮,委員長電復同意。

為免引起猜疑或誤會,陳誠以三事告第一路僚屬:一是絕對服從閻副委員長的指揮;二是竭盡智能輔佐進剿工作;三是嚴禁干涉地方行政(注:此為簡述)。

陳誠所率第一路軍的剿共戰事分三期進行。共軍素稱精銳之第二師第四、第五兩團,幾乎完全被消滅。剿共戰事於當年5月告一段落,共匪被逐出山西,狡謀未能得逞,餘部竄回巢穴。

此次入晉協剿,使中央與山西、部隊與民眾之間,建立了互信的基礎。自此以後,雖經過許多事變,山西與中央始終不渝,這是兩方誠意互信的一種極大收穫。陳誠對此相當欣慰,以老子的「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自勉。

陳誠與閻錫山。入晉協剿以後,山西與中央始終不渝,誠意互信。
陳誠與閻錫山。入晉協剿以後,山西與中央始終不渝,誠意互信。(網絡圖片)

邊區剿匪内憂外患

晉西剿共剛告結束,閻錫山副委員長以共黨雖竄離晉境,但並未消滅為由,電請蔣委員長派陳誠為「晉陝綏寧四省邊區剿匪總司令」,負責完成剿共未竟之功。

1936年6月1日,四省總部成立,湯恩伯任第一路指揮官,關麟徵第二路指揮官,第三路指揮官未定,高桂滋任總預備隊指揮官,高雙成任守備區司令官。次日,兩廣事變爆發,6月5日,陳誠奉命為解決該事變奔走。

陳誠離開後,進剿仍按原定計劃有序展開,部隊於當天在綏德附近集中。陝北共軍主力分兩路西竄:毛澤東、彭德懷、林彪股竄阜城、環縣一帶,徐海東股竄靖邊、安邊、定邊,其餘留瓦窯堡、永平鎮。7月2日,湯恩伯部八十九師,激戰後攻佔瓦窯堡。為防止毛澤東與由江西、四川、湖南逃竄至甘肅的朱德、徐向前、蕭克、賀龍股會合,剿共軍於9月22日進占延川城。

然而自1936年5月下旬開始,日軍就已步步緊逼,增兵華北,先後達九千餘人。日軍一面強化冀東偽組織,一面唆使王英、德王、李守信擴充蒙軍,入侵綏遠,以圖建立「大元帝國」。四省剿總當即抽調湯恩伯部入綏。剿共軍因有力部隊的調離,不得不停頓進剿。

陳誠於10月初到香港、廣西,與蔣光鼐、蔡廷鍇、李宗仁、白崇禧等商議協力抗日;10月中旬,回南京覆命;10月下旬飛回太原,以與閻錫山等共商抵禦之策。11月14日,日偽犯綏北紅格爾圖,23日犯綏東武川,均被國軍擊潰。

千古奇變功虧一簣

12月12日,張學良、楊虎城於西安華清池製造事變,震驚中外。
12月12日,張學良、楊虎城於西安華清池製造事變,震驚中外。(網絡圖片)

12月12日,張學良、楊虎城於西安華清池製造事變,震驚中外。本來西安事變之前,曾萬鍾、胡宗南等部及第九十七師軍已佈於同心城及鹽池一帶,阻共軍於西北;四省剿共總部所屬各軍佈於陝北及沿河一帶,阻共軍於東北;蔣委員長在西安設立西北剿匪總司令部,自任總司令,命張學良東北軍會同楊虎城西北軍第十七軍剿共,阻共軍南竄,合圍之勢已成。

國軍圍剿共軍多年,除了第五次圍剿,一至四次圍剿,因當時共匪盤踞地江西三面的福建、廣東、湖南三省都不能為剿共軍事盡力,而未能作「圍剿」部署。第五次圍剿以來,國軍步步緊逼,至此正是剿滅共軍殘部的千載良機。

張、楊竟於非常之時製造這場千古奇變,使8年剿共未竟之業,功虧一簣!曾於1935年問陳誠,剿共「何以如是之難」的胡適說:「沒有西安事變,共產黨很快就可以消滅了……西安事變對我們國家的損失是無法彌補的。」

胡適說:「沒有西安事變,共產黨很快就可以消滅了……西安事變對我們國家的損失是無法彌補的。」
胡適說:「沒有西安事變,共產黨很快就可以消滅了……西安事變對我們國家的損失是無法彌補的。」(網絡圖片)

事變時,陳誠與委員長同時被扣,事變後,陳誠負責改編張學良、楊虎城部隊。

西安事變後,在「共赴國難」的招牌下,共軍搖身一變改稱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共軍首領朱德、彭德懷,任正、副總指揮。八路軍成立之初,人數約2.5萬。抗戰開始前,共黨在陝甘邊區盤據之地,不過20多縣,人口約100多萬。

從1937年抗戰爆發,到1945年日本宣佈投降,共產黨不僅沒有因抗戰損傷,反而壯大了。1945年,毛澤東在共產黨第七次大會上說:「當我準備這篇報告的時候,我們的正規軍已經擴充到91萬人,民團增加得超過220萬人。」「解放區現在已發展得北到內蒙古,南到海南島,包括有19個省份,和9550萬人民。」這些省份有:遼寧、熱河、察哈爾、綏遠、陝西、甘肅、寧夏、山西、河北、河南、山東、江蘇、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廣東和福建。

西安事變加上8年抗戰,造成中國情勢大變,國共實力差距縮小,共黨勢力範圍擴大,以至在國共戰爭中的戡亂時期,戰場範圍廣大,分為東北、華北、中原、蘇魯、陝甘寧、華東6大戰場。開始時雙方都沒有顯著的壓倒優勢,但自從濟南易手,局勢江河日下。一方面濟南為山東心臟,濟南丟失,山東成為一塊死棋,國軍打通津浦,連貫南北的戰略目標全然絕望。另一方面,共軍抽出山東的兵力,加在哪個戰場,就會造成那裏的顯著優勢。

東北戡亂千難萬險

日本侵華,由東北開始;抗戰勝利,中華民國東北主權遭盟國在雅爾塔會議上出賣。當國軍開到東北執行接收時,工業設備和物資已被蘇軍劫掠,土地已遭中共滲透盤踞。

當時東北黨、政、軍、經濟等各方面的情勢都十分複雜嚴峻。國民政府本來派熊式輝任東北行轅主任,負責接受;杜聿明任東北保安司令長官,主持軍事,以期軍政分離,協調合作。不想合作未成,卻互相牽制起來。在魏德邁考察東北後,終於促使蔣中正下決心罷免二人。

為了改善東北戰局,1947年8月,蔣中正先委任李宗仁任東北行轅主任,李提出了兩個要求,蔣均難以滿足。蔣又委任白崇禧,8月23日,白致電蔣:「東北環境,職知之甚深;東北形勢,更為中外所重視,職有自知之明,決不能勝此重任,請另委賢能;職並非畏難苟安,曾經考慮再三,方敢出此。望鈞座慎重考慮,並懇宥其愚忱而寬恕之。」

蔣中正再派陳誠,陳誠受命。對於當時的情形和想法,陳誠在給林蔚的信中寫:「當時東北情形,雖然剛在四平街打了一個勝仗,但就整個大局來講,絕對無法挽救,這是人所共知的事。」「可是你也不來,我也不來,要主席自己來嗎?所以我之此來,是『知其不可為而為之』一種行動。」

林蔚。陳誠在給林蔚的信中寫:「我之此來,是『知其不可為而為之』一種行動。」
林蔚。陳誠在給林蔚的信中寫:「我之此來,是『知其不可為而為之』一種行動。」(圖片來源:公有領域)

9月1日,在東北戰局的艱難時刻,陳誠到達東北。之前,共軍已經發動過5次攻勢,9月6日,共軍發動了第6次進攻。共軍這次攻勢由林彪指揮11個縱隊,兵力約40萬人,國軍約20萬人,未達共軍半數。這場歷時4個月的對戰,重大戰役包括包圍瀋陽戰役,再犯瀋陽戰役,永吉、北寧路戰役,公主屯戰役。

1948年2月5日,陳誠勞心勞累胃疾復發離瀋飛南京,隨後轉上海就醫。3月29日,第一屆國民大會在南京召開,陳誠因病未能出席,不料被共黨滲透嚴重的大會上,竟有代表提出,不斬「陳奸誠」不足以謝天下。可見,當時不僅戰局艱難,時局也十分險惡。6月12日,陳誠於江灣國防醫學院施行手術,因醫生堅囑以易地療養為宜,10月6日飛抵臺北。

陳誠離開東北後,衛立煌任東北行轅副主任兼東北剿匪總司令。10月,共軍犯錦州,廖耀湘率國軍精銳9兵團奉命解錦州之圍,衛立煌拒不執行蔣中正的命令,「貽誤戎機達十三日之久」,致使廖部全軍盡覆。11月2日,東北陷落。

金門戰役歷史奇蹟

1948年12月,陳誠出任臺灣省政府主席。1949年10月17日,廈門失守,陳誠認為,金門全境多山,宜於構築工事,對防衛臺灣及反攻大陸的戰略位置十分重要,是軍事上必爭之地,廈門既失,金門萬萬不容再失。

當時胡璉新整訓的第十二兵團有個8師,國防部核准5個師,另外3個師糧餉補給,未予承認。陳誠見有機會,乃建議總裁蔣公將此3個編餘的師調臺增防,糧餉補給,由臺省供應,總裁核可。這三個師所屬十八軍即調防金門,這也令共諜和共軍未能獲悉金門實際防守兵力。

10月24日晚,共軍大舉渡海來犯,使用兵力計8個團和其他特種部隊,約2萬餘人。其進犯第一梯隊由共軍第八十二、八十四、八十五各師抽調久經戰鬥部隊所組成,進犯金門,勢在必得。金門鎮守陸軍在海軍、空軍、戰車部隊協同作戰,密切配合,陳誠任第一任軍長的十八軍在高魁元軍長指揮下參戰,最終國軍全殲登陸共軍。

古寧頭大捷被認為是一大歷史奇蹟。
古寧頭大捷被認為是一大歷史奇蹟。(Rolfmueller/wiki/CC BY-SA 3.0)

10月25日是臺灣光復節,每年都有慶祝活動,當時全省運動會在當天舉行開幕典禮。陳誠記述:「我懷著沈重的心情,步上主席臺,念金門戰事的勝敗,關係臺灣基地的安危,使我心情更加沉重。而台下十餘萬軍民同胞,都是和我同憂樂的,我正不知拿什麼話來慰藉他們才好,適侍衛告我前方有無線電話打來,接聽之下,知道金門痛擊犯敵,我軍已穩操勝算,這一消息,使我驚喜過望,有非言語所能形容者。我回到主席臺時,剛好由臺南傳遞之運動會火炬,抵達主席臺前,我即當場宣布金門大捷消息。於是台下歡聲雷動,距躍鼓舞,歷久不止。平生經歷最動人的場面,未有過於此時者。」

古寧頭大捷(金門大捷)是戡亂軍事以來,最成功的一次殲滅戰,這場關乎臺灣生死存亡的戰役,不僅讓軍民士氣大振,中外觀聽,都認為是一大歷史奇蹟。

(未完待續)

来源:看中國專欄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