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教你發現 人生可以用四個字形容(圖)

作者:傅佩榮 發表:2019-05-13 13:4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道德經》教你發現人生可以用四個字形容
《道德經》從各種角度,藉各種方式來描寫「道」是怎麼回事。這一點使西方學者大為驚豔。(圖片來源:Adobe Stock)

我是先學習西方哲學,再回頭探討中國哲學的。這個先後順序,使我能以更客觀、更全面的眼光,理解國學的特色與精彩,且以老子《道德經為例,做個簡單說明。

首先,西方哲學家雖然透過翻譯才可閱讀《道德經》,結果呢?無不被其深度所折服。當我們對《道德經》第一章第一句的「道,可道,非常道」覺得困擾時,他們卻眼睛一亮,好像發現了稀世珍寶。因為從古希臘的柏拉圖(Plato,427-347 B.C.)與亞里斯多德(Aristotle,384-322 B.C.)以來,西方的愛智者看到變化紛紜的宇宙萬物,總要思索一個問題,就是:在這一切變化的後面,有沒有一個不變的本體,可以做為萬物的來源與歸宿的。只有確定了這個問題的答案,才有辦法進一步解說「人生有無意義」的問題。

現在,《老子》第一章清楚肯定了「道是不可說的」,這個答案與西方第一流哲學家與宗教家的想法是完全相應的。「本體」或「存在本身」是不可說的;「太一」或「上帝」是不可說的;老子的「道」也是不可說的。老子《道德經》的特色之一,是使用全書八十一章的大約五分之一篇幅,從各種角度,藉各種方式來描寫「道」是怎麼回事。這一點使西方學者大為驚豔。

接著,肯定「道」的存在,並且是萬物的來源與歸宿之後,人生應該何去何從?這是不易回答的新問題。老子《道德經》用「德」字來說明,「德」是萬物得之於「道」的各自的本性。萬物各依其德而運作,原本應該保持和諧的生態平衡,但是人間常有困境,亂象層出不窮,又是怎麼回事?

對此,老子也用了五分之一的篇幅,說明天下大亂是如何來自人的認知與欲望,然後提出針對的解決方法。對此,老子最大的手筆與最多的篇幅,是虛擬一個「聖人」做為悟道的統治者,從根本上撥亂反正,要人回歸原始的純樸心境與類似嬰兒的單純狀態。真正懂得老子的用意,就會轉移時空,不必想去統治別人,而須學習成為自己生活的管理者,成為自己生命的主人。萬物有其來源與歸宿,人又何嘗例外?明白了這個要點,就會像嬰兒般依靠在母親懷抱中,然後表現新穎的人生觀:少私寡欲、以德報怨、上善若水、全身保真、柔弱勝剛強、不爭而善勝等等。這樣的人生只有「平安喜樂」四字可以描寫。

我有機會講述老子《道德經》,希望藉此分享自己的心得。我的責任是重大的,而我的心情是愉悅的。

責任編輯:雲淡風輕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