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小兒科醫生的價值發揮到100%的祕訣(組圖)

作者:郭宰赫(兒科醫師) 發表:2021-09-07 06:0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看醫生
找到滿意又適合的小兒科醫生就像找到完美的結婚對象一樣不容易。(圖片來源:Adobe Stock)

最近小兒科診所遍地開花,如果對這間不滿意,過條馬路或是一兩個街口就可以找到其他診所,雖然看似選擇很多,但實際上要找到百分之百滿意的醫生並沒有想像中容易。許多家長會在自己的社區走一圈就為了找到合意診所,或是在媽媽社群爬文各間小兒科的評價,這些現象多少能感受到媽媽們選擇小兒科的困擾。尤其不可能大老遠跑到離家很遠的診所就診,在社群中的內容也有很多並非單純分享,而是摻雜廣告性質的資訊,讓一切更加困難。

總而言之,找到滿意又適合的小兒科醫生就像找到完美的結婚對象一樣不容易,因此我建議,我們來改變思維看看。

換個角度想「雖然沒有特別滿意目前的兒科醫生,但如果能讓這位醫生發揮最大價值,應該就能得到更令我滿意的治療結果吧?」與其為了找到合適的醫生而耗盡心力和時間,現在就讓我來告訴各位幾個訣竅,能百分之百發揮現在孩子看診的小兒科醫生的價值,讓你們在療程更安心。

1、請先單純告知症狀

很多時候當醫生問「孩子是哪裡不舒服?」會聽到爸爸媽媽直接回答「小孩感冒了」。其實,釐清症狀後下診斷結果是醫生的重要職責,而為了讓醫生能更準確的判斷,爸爸媽媽只要單純說出「症狀」就行了,例如「流鼻涕一整天」、「好像發燒了」等等。

2、盡可能仔細說明症狀

面對醫生問「孩子是哪裡不舒服、什麼時候開始不舒服、怎麼不舒服的?」有些家長會有點不耐煩,草草回答。事實上,問診是非常重要的診療過程。尤其孩子無法自己清楚說出是哪裡、怎樣不舒服,所以治療時絕對需要家長說出清楚的資訊。因此,最好是由跟孩子朝夕相處的人來跟醫生仔細說明病童的症狀。若交由不常陪伴孩子的照顧者帶孩子來看醫生,請先聽第一照顧者充分說明,並將症狀記在紙上後帶至診所,或是在問診時跟第一照顧者通話確認,這些都是不錯的方法。

3、請盡量掌握好症狀變化

我在問診時發現許多家長搞不太清楚孩子生病的時間,常常是沒頭沒尾回答「他一直都在感冒!」如果是這幾天生病的還可以理解,但是有些狀況是孩子已經不舒服大概兩三週了,或過幾個月又回診,這時我請爸爸媽媽仔細地回想,才發現大多是因為出現了新的症狀才來看醫生,並非上次症狀的延續。

已經在讀托兒所或幼兒園的孩子感冒稍微好轉時,常又會被其他感冒傳染,所以家長才會覺得孩子一直在生病,如果醫生沒有得到比較具體的症狀變化,就很難準確地診斷和開立處方,因為要瞭解在接連不斷的感冒中是什麼時候復發或惡化,醫生才能制定適當的治療計劃。因此,請家長更仔細地掌握孩子的症狀後告訴醫生,包含什麼時候好轉、惡化,以及其他症狀的改變。

4、多加善用智能手機

有些時候症狀難以用言語說明,或者可能是短暫出現後就消失,可以用手機拍下照片或影片來給醫生看,這樣對診療有很大的幫助。有些記錄發燒、腹瀉、嘔吐等病歷或餵奶日記的APP也是很棒的資訊整理幫手。另外要提醒,如果在診間想留下過程記錄,請事先徵求醫生的同意。

5、等醫生說明後再提問

如果醫生還沒說明完,就先受到家長的提問攻勢,醫生的心情也會變得急躁。在聽取醫生說明的過程中簡單提問是無妨,但希望可以在醫生說明完之後再詢問,因為這樣醫生才能比較從容且完整地回答問題。

小孩戴口罩
不把醫生當成評價的對象,而是一起解決孩子面臨的問題的夥伴。(圖片來源:Adobe Stock)

6、請相信醫生跟你是同一陣線的隊友

有時候家長一著急就會苦苦逼問為什麼孩子病都沒好,其實聽到像這樣的逼問,醫生會感到非常灰心。因為不論是抗生素,還是針對特定症狀的藥物,第一次按經驗選擇的藥物必然有失敗的可能。

第一次診療後的一到三天內要再進行追蹤觀察,與其說是期待完全好轉,不如說是為了觀察第一次治療的反應。所以經過第一次診療並服用完藥物後,即使孩子的病情依然沒有好轉,也盡量不要太苛責醫生或是匆匆轉院治療,希望大家能給負責的醫生更多的時間與機會。換句話說,不著急地以一次的診療和藥物來判定醫生的實力,建議至少要先觀察兩三次診療後的結果後再判斷。如果不把醫生當成評價的對象,而是一起解決孩子面臨的問題的夥伴,那就再好不過了。

7、歡迎提出意見而非指令

我們都知道醫生和家長都會為了病童康復拼盡全力,所以歡迎家長對治療提出意見,然而,否定醫生的意見或是提出近乎指示的要求是一件為難人的事。

因為家長最瞭解病童狀態,所以醫生一定會採納爸爸媽媽反應,但基本上需要貫徹醫生的判斷和想法來治療,也就是說,即使有時會吵起來,醫生有義務要努力說明並說服家長,引導治療往正確的方向前進。

8、「沒事的」取代「對不起」

很多家長在診間安撫孩子時都會一直說「對不起!」甚至還有奶奶當著孩子的面說:「不哭了,醫生壞壞!」然後拍我的大腿或肩膀,這讓我覺得醫生好像就莫名變成了欺負孩子的罪人。我們要釐清「就診」不是要傷害孩子,而是幫助生病的孩子,爸爸媽媽也應該讓孩子清楚知道這個觀念。所以,請各位家長在安慰孩子的時候盡量不要說「對不起!」而是告訴他「沒事的」。

9、對疾病要有一定程度的認識

如果家長對疾病有充分的認識,診療過程就能順利許多。基本上在看診時醫生都會好好說明,但對於孩子常常遇到的疾病,若有無法清楚理解的部分,就毫不猶豫地向醫生提問吧!雖然有的家長會事後透過網路做功課或詢問身邊的人,但與其收集未必正確的資訊,我覺得善加利用孩子的小兒科醫生是最好的。因為醫生的責任不僅是正確地診斷和治療,也有義務要向病患說明,幫助大家理解病程。

10、請務必要相信兒科醫生

我相信包含我在內的兒科醫生每天都在為所有病童盡最大的努力,若這個時候病患與家長展現出相信醫生的態度,並遵照醫生指示治療,會讓醫生感受到充分的信賴感,讓整個治療過程更順利。

當然我知道醫生應該先表現出能讓人信服的態度和實力,但如果第一次來找我的家長是帶著不信任的眼神看著我,我也會下意識地感到畏縮,難以自然展現親和力和醫術。

所以希望你們能放下懷疑和戒心,為了讓醫生百分之百發揮原本的價值,請用信任和積極的態度來面對醫生,彼此建立可靠的醫病關係是很有幫助的力量。

本文由台灣廣廈有聲圖書有限公司授權刊載,摘自《史上最實用!沒人教的0~6歲育兒全解答》,作者:郭宰赫(兒科醫師)。

来源:台灣廣廈有聲圖書有限公司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