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是機會之地 奧地利媒體:北京已成全球公敵(圖)


2024年,上海
2024年的上海(圖片来源: HECTOR RETAMAL/AFP via Getty Images)

【看中国2025年1月1日讯】先前中國對西方企業頗具有吸引力,因為該國廉價勞動力、相對穩定的結構及不斷成長的國內市場,而提供一個充滿吸引力環境,不過奧地利《標準報》(Der Standard)於28日發文分析指出,中國已經從世界工廠變成了一個全球公敵,也從昔日的夥伴變成了一個威脅。

文章中描述20幾年之前中國才剛加入了世界貿易組織(WTO)之際,當時在中國身上完全找不到系統性敵人的影子,當蘇聯解體之後,美國單方面主導全球事務,已經不再有真正的對手,而全球化成為世界共同發展的口號。

以西方政治人物的角度而言,將生產轉移至中國同時可以解決2個問題:企業不僅能夠自更便宜的採購價格中受益,且還可以實現本國環保與民權運動要求,並實現清潔生活環境的願望。在出現轉折點之前,政治基本上並不會介入經濟,從1990年起復興的自由市場理念,還涉及了減少補貼及依靠市場力量。

可是如今,關於中國的爭論以「脫鉤」、「去風險」、「多極世界秩序」及「冷戰2.0」等術語為特色,甚至有時還會談論及第三次世界大戰。美國空軍4星上將、空中機動司令部的司令米尼漢(Mike Minihan),他預計美中之間將於 2025年開戰。長期以來美中雙方一直在經濟與意識形態上存在衝突。從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來,有許多歐洲人也一直在批判,其與北京之間的密集商業往來,以及歐洲對於中國的依賴,不是比對俄國能源的依賴還要多嗎?德國外長貝爾伯克 (Annalena Baerbock)在2023年9月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形容是「獨裁者」,這激怒了中國領導層。

文章提出了一個問題:中國從機會變了為威脅的轉折點是什麼?該文章認為,以中國人的角度而言,中國只是變得更成功。比如,無論是電動車、機械設備和機器人等多種行業與領域方面,中國企業不但已經迎頭趕上,甚至還超過了西方同業。可是在習近平上任之後,中國就變得更加專制,且網路審查機制更為完善,使得批評者遭到壓制,並於新疆地區建立殘酷的監視制度,來摧毀維吾爾人的認同。此種發展從2010年代中期以來就很明顯,僅是需要一個催化劑,才僅夠變成西方政府的議程。文章認為這個催化劑即是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北京當局的一些極端作為。

文章指出,在上海周邊的長三角地區,是全球經濟的心臟,總共有1.4億人口居住於1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其中有將近80%居住在上海、杭州、寧波和蘇州等大城市。20年來已經有多達數以萬計的國際企業落戶於此。

然而,在2021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中國執行了嚴苛的防疫政策,致使長三角地區的物流停滯,導致世界各地的貨物及重要產品突然失蹤了,而讓先前全球化帶來的準時生產突然就蕩然無存。同時也已意識到,過去20年產能逐漸減少,而轉而至中國意味著什麼。

除外,西方寬鬆貨幣政策批評者一直在警告的問題突然發生了,也就是通貨膨脹大爆發。在過去20年來,中國生產了越來越多的產品,但於疫情期間當這些商品突然開始枯竭之時,歐洲與美國的通膨飆升。在西方,人們所得出的結論是,他們必須更加獨立於中國。

此後,不斷流傳出去風險、極端脫鉤的說法。後者目前雖然看起來不太現實,若北京有一天決定入侵台灣,將可能很快就會變成現實。中國也不再會給西方任何該國想融入美國治下的和平幻想,反而與俄國越走越近,使得鬆散的金磚國家聯盟將逐步成為與北約組織(NATO)競爭體系。

現今中國不再像15年之前那樣還是一個全球希望的燈塔。在習近平統治之下發生變化的,不只是中國,西方對於此事態發展的反應,也變得更為激進,最後導致世界不再共同成長,反而是越發分離,此即是許多中國問題專家與愛好者們所抱怨的—全球化時代的終結。



責任編輯:王君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