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午不食」是真減肥還是毀健康?真相在這裡(組圖)


過午不食 健康 晚餐 佛教
「過午不食」是佛教中的戒律。(圖片來源:Pixabay)

生活中,我們常聽到「過午不食」的說法,有人說它不僅有助於減肥,還能延年益壽。然而「過午不食」真的健康嗎?每個人都能嘗試嗎?

「過午不食」源自佛教的戒律,就是不在規定的時間以外享用食物,一般是指正中午到第二天黎明的這段時間是不允許吃東西的,所以叫「過午不食」。

佛家認為,「過午不食」可以幫助人們減少外欲、減少供養的負擔,可以讓佛教徒更加專心地打坐修定,有利於修行,這是佛家對「過午不食」的態度。

其實「過午不食」並非適合每一個普通人。盲目地不吃晚餐,會給健康帶來隱患。

不吃晚餐的人或面臨5個後果

1、變得更胖

不吃晚餐在初期會起到較為明顯的減重效果,但很快會進入到平台期,因為身體進入了低代謝狀態下,只要是稍微多吃或是恢復一日三餐,很快又會復胖。

2、誘發胃病

長時間處於空腹狀態下,胃腸道分泌的胃酸、膽汁可能會發生反流,導致胃黏膜受到腐蝕,容易誘發消化性潰瘍發生。

3、營養不良

長期處於飢餓狀態下,會讓人對於碳水化合物、糖分的渴求度直線上升。長期只吃這些食物,不僅會導致身體肥胖,身體易缺乏維生素、膳食纖維以及蛋白質等營養成分,對健康較為不利。

4、加速衰老

晚餐不吃會讓體內的腎上腺素分泌增加,體內會因此而產生自由基,最終會導致身體的衰老速度加快。

5、影響消化系統

不吃晚餐處於飢餓狀態下,會給消化系統帶來不良刺激,繼而導致消化系統無法預測何時排空、排空多少,出現便秘、腹瀉等症狀的風險會隨之提高。

時鐘 咖啡
晚餐吃得少一些,吃得「雜」一些。(圖片來源:Adobe Stock)

晚餐時做出2個改變,或能更長壽

想要讓身體維持在健康狀態下,保持好的飲食習慣很重要,在晚餐時要注意這三件事。

1、吃得少一些

晚餐吃得太多容易使身體能量攝入過剩,導致大量脂肪堆積在體內,引起身體肥胖。還會導致胃腸道負擔加重,甚至在睡眠狀態下還在運行,時間長了容易誘發功能性損傷。

建議晚餐只吃七分飽即可,具體感覺為胃部不飽脹,但對於食物的渴求度明顯下降了,此時要及時離開餐桌。

2、吃得「雜」一些

哈爾濱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的研究團隊發現,晚餐攝入過量動物蛋白(肉類),會導致心絞痛以及心臟病的發生風險增加44%。

建議晚餐保持低能量攝入,占比全天熱量的30%左右,蔬菜、肉類、主食的比例保持在2:1:1.主食建議保持粗細糧搭配,粗糧不超過總量的1/3為宜;蔬菜儘量選擇深色系的,白天蔬菜攝入量較少的情況下,可將蔬菜的比例提高至3成。

晚餐對於健康而言是非常有必要的一餐,日常不建議盲目遵從過午不食的飲食方式,否則很容易給健康帶來一些不必要的威脅。



責任編輯:笙歌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