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主動後撤500公里不設防 俄媒體評價高 中共自己的163網站公布部分江澤民與俄簽署邊界條約中含此內容

發表:2003-01-01 18:49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俄國越來越多的媒體和學者發表文章,讚賞普京在俄中邊境談判中取得重大突破,在今年來,俄國經濟不景氣、危機四起的情況下,中方在中俄領土上的讓步,給俄國發展,提供了絕好的喘氣的機會。前兩天,中共自己的163網站上公布了部分江與俄羅斯簽訂的邊界條約,即中國邊防軍後撤500公里,而俄羅斯邊防軍僅僅後撤100公里。

據2002年12月25日千龍新聞網報導,俄羅斯新聞社12月18日發表該社軍事評論員維克多概Q托夫金題為 「俄中邊界10年前就已成為一條安全的邊界線」的評論文章。該文以大量公眾無法瞭解的事實盛讚中俄兩國10年在軍事領域的合作,尤其肯定了中方發揮的關鍵作用。以下是該文的全譯文。

  2002年12月18日是俄中兩國新型關係奠基10週年紀念日。10年前,在俄羅斯首任總統 鮑里斯溢郁Q欽正式訪問北京期間,雙方簽署了當時被稱之為我們兩國友好合作基石的兩份文件,即《關於俄羅斯聯邦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相互關係的聯合聲明》和《兩國政府間在彼此削減邊界地區武裝力量和加強軍事領域信任問題上的相互諒解備忘錄》。

  其中第一份文件可以說是後來簽訂的《俄中睦鄰友好合作條約》的前奏曲,第二份文件則是朝著結束我們兩國邊界地區軍事對峙狀態邁出的決定性的一步。從上個世紀60年代末達曼斯基島(即珍寶島──譯者注)發生流血悲劇的時候起,邊界地區的軍事對峙狀態曾經為我們兩國的關係蒙上過陰影。

  正是這份《相互諒解備忘錄》使俄羅斯軍隊徹底而又不可逆轉地撤出了蒙古領土。而在撤出之前,那裡曾經駐紮和部署著俄羅斯的1個諸兵種合成集團軍、4個諸兵種合成師(總兵力為75500人)、25個「定點-Ⅴ」戰術導彈發射裝置、2000輛坦克、2500輛裝甲戰車、1500門大炮,外加200架作戰飛機。

  1992年俄中兩國簽署《相互諒解備忘錄》以後,1997年4月22日,在中國國家主席江澤民訪問莫斯科期間,5國的元首還簽署了《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塔吉克和中國關於相互削減邊界地區武裝力量的協議》。在1992年俄中兩國簽署《相互諒解備忘錄》之後和1997年5個國家簽署這份《協議》之前的整整5年當中,俄羅斯、中國和與中國接壤的幾個獨聯體國家的軍隊領導人和外交官曾經進行過多次各種雙邊、多邊會晤和協商。

  中方主動後撤500公里不設防

  為了加強軍事領域的相互信任,北京當時就採取了一系列史無前例的措施,承擔了單方面的義務,即:做到在與這幾個國家交界的邊界地區,在500公里寬的沿邊地帶,除邊防人員外沒有任何軍隊。對俄羅斯和其它幾個獨聯體國家來說,這條沿邊的「不設防地帶」則只有 100公里寬(只有俄羅斯濱海邊疆區的幾個地段例外)。而在這條邊界線的裡面,俄、哈、吉、塔4個國家總共擁有13萬兵力(其中俄軍為12萬人)、3900輛坦克(其中90%是俄羅斯的)、5800 輛裝甲戰車(俄羅斯所佔的份額當時和後來都是90%)、4500門大炮、290架作戰飛機和434架直升機。

  俄中兩國在「不設防地帶」100公里寬和500公里寬這種寬度上的「不對等」,其理由說起來其實相當地簡單,即我們之所以不能像中國人那樣將自己的軍隊從邊界線後撤500公里,是因為對我們來說這筆費用實在是太高了。其具體原因是:我們如果必須後撤500公里,那裡恰好是泰加林地帶,而泰加林地帶是沒有發達的基礎設施的--既沒有發達的軍用基礎設施,也沒有發達的民用基礎設施。如果我們必須後撤500公里,俄方將不得不花費巨資安置駐軍,建造營房、武器裝備存放基地和彈藥庫,同時還要修建一系列的機場和靶場,敷設通訊線路和鐵路等等,等等。

  中國對這種狀況表示理解。於是,削減中國邊境一帶的駐軍,尤其是拿它的費用同從東歐和波羅的海沿岸3國撤軍的費用相比,對我們俄羅斯來說,實際上是沒有花錢。然而,除錢的問題外,我們和中國人從上述《備忘錄》和《協議》以及與之相聯繫的撤消中國邊界一帶的固防區當中究竟都贏得了什麼呢?

  許多軍事專家認為,只要願意,任何一方的成果都可以主要表達為這樣幾條:首先,這也是主要的,即建立了一種絕對信任、事先預告和邊界安全的制度。對任何一方來說都不存在某個機動戰略方向上有大規模軍事集結的危險,因而也就不必擔心本國的重要腹地有可能遭到鄰國的突然進攻或動用武力的威脅。

  「不設防地區」以外的一切軍事演習,其人數都不超過1個摩托化步兵師(即最多不超過 1萬人)。況且演習每兩三年之內都不超過1次,關於演習的進行、規模、目的和任務,事先都要通過軍事和外交渠道通報給有關各國。這樣,有關各國就可以派遣本國的觀察員前往那裡,並且可以就感興趣的問題得到相應的答覆。當其中某個國家在軍區的領域內進行司令部指揮演練的時候,或者動用戰機進行戰略機動飛行的時候,也都採取同樣的做法。

  有趣的是,即便在俄羅斯前國防部長伊格爾濕鼎u奧諾夫1997年訪問北京之際,當他把中國稱之為「21世紀俄羅斯的潛在對手」的時候,俄中兩國互信的氣氛都沒有受到一點兒影響。北京方面把他的這番話僅僅看作是這位將軍的權宜之計,是他「在向本國政府施加壓力,以便為武裝力量的發展獲得更多的撥款」。

  中俄兩國在軍事合作領域成果頗豐

  其次是,《相互諒解備忘錄》的簽署為俄中兩國軍事技術領域的合作開了「綠燈」。據俄羅斯國際戰略研究所估計,中國近年來從俄羅斯獲得了總金額超過100億美元的武器裝備,因而在中國南海地區的各個鄰國當中,中國贏得了顯著的軍事技術優勢。印度尼西亞、越南和馬來西亞等國,其武器質量和數量現在都遠不如中國。這就意味著一旦因領土爭端而衝突激化,這些地區和國家對北京都構不成嚴重的威脅。

  俄羅斯,尤其是俄羅斯集中了大量城市規模的國防企業的遠東地區,現在正不斷地接到北京的軍事定貨。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正是這一批批的定貨幫助這些企業在目前艱難的經濟條件下存活了下來。順便說說,即使是俄羅斯的軍事領導人都不迴避這一點。今年11月,俄羅斯國防部長謝爾蓋極□E諾夫到遠東地區視察時曾直言不諱地說過:「俄羅斯的國防工業綜合體,只有靠向中國供應軍事裝備來維持生計了。」

  最後,不是按意義,而是按敘述的先後排序,那麼第三點則是,由俄羅斯、中國、哈薩克斯坦、塔吉克、吉爾吉斯,以及今年還有烏茲別克加入其中的上海合作組織在今年的成立,是這幾個國家邊界地區軍事互信程度提高的碩果之一。這不僅僅是政治和經濟領域的合作,而且也是軍事領域的合作。在不久前舉行的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國防部長的會晤期間,這些國家強力部門的領導人一致公開地聲稱:他們幾個國家今後將要在反對國際恐怖主義、預防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和導彈技術擴散的鬥爭中,以及在建立中亞和東亞新的安全體系的過程中協調彼此的行動。

  不錯,這些暫時都不過是一紙意向書罷了。然而,不論是總統還是國防部長,俄羅斯領導人旨在鞏固歐亞大陸上的互信和建立新的安全體系的積極外交活動正在證明:10年前在《俄中聯合聲明》和《相互諒解備忘錄》中已打下基礎的那些思想是頗具生命力的,並且為著俄中兩國人民的福祉,這些思想正在不斷地得到發展。

(編譯:趙德成)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