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神韻演出 再望華夏

作者:文昭 發表:2007-09-30 04:08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時值中秋佳節,多倫多的華人同胞們遠離故土,正是每逢佳節倍思親的時候,有幸神韻紐約藝術團為我們帶來了兩場精彩的演出,讓遠離故國的華夏子孫們重溫華夏的神韻。儘管歷年中秋,華人社區也有規模不等、範圍各異的慶祝活動,但是如此大規模面向主流社會、以弘揚傳統文化為目地的、在多倫多一線劇院上演的中秋晚會,筆者自定居加國以來還是第一次遇到,稱得上是一件盛事,與有榮焉。

回首歷史,從「五-四」以來,特別是中國大陸1949年之後,傳統文化之流失在我們民族中已是一個嚴峻的現實。同胞們人人都稱自己「華夏子孫」,可是我們的民族為什麼叫「華夏」卻是知之者寥寥,特別是在年輕一代中更是所知者無幾。

中華民族從誕生之初就是一個非常獨特的民族,她不像某些民族那樣,以居住地來命名,比如:古希臘人是居住在希臘半島的民族,阿拉伯人是居住在阿拉伯半島上的民族。「華夏」從來不是一個地理的概念,而完全是一個文化和心理的概念。「華」有「光彩」、「光華」之意;「夏」有偉大的意思。所以「華夏」族就是一個既有光彩、又偉大的民族。那麼,怎麼樣才叫有光彩?又如何才能稱為偉大?

古人說:「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左傳· 定公十年》孔穎達疏)。換言之,要穿上我們優雅美麗的傳統服飾(服章之美),既有盛大恢宏的禮儀場合、人們又在日常生活中遵循了禮的規範(禮儀之大),這樣做的一群人,就稱為「華夏族」。這樣說來,「華夏」不在山川河流之中、「華夏」不在高樓大廈之中、「華夏」不在武力的強盛中、「華夏」更不在某一政黨和社會制度中;「華夏」在詩書禮樂中、「華夏」在我們服飾禮儀中、「華夏」在我們的一言一行中、「華夏」在我們遵循的道德中、「華夏」——在心中。

先說「服章之美」。盛世服章、故國冠裳,生活在今天的人可以說是久違了。「神韻」晚會的第一個節目《創世》就令人眼前一亮,寬闊的天幕上先投射出佛國天堂的勝景,再展現出大唐宮闕的巍峨,特別是當一隊仕女身著華麗的唐代宮裝出現在舞台上,令人身臨其境,如重回千年前的大唐盛世——那個中國人最為自豪的時代。僅從服裝設計上就可見該臺晚會的嚴謹和專業,《創世》中宮娥、仕女、男子的服飾均嚴格地遵循了唐代的樣式,真實地再現了盛唐的風貌。僅從仕女們精美的頭飾和髮型一個方面,就可見晚會設計者用心的細緻、獨到。

《迎春花開》、《彩虹》等舞蹈除了演員曼妙的舞姿和身韻外,從舞臺的整體視覺效果看,更是對色彩語言的高超運用。舞蹈《迎春花開》以黃、綠兩種典型的春天色為基調,在天幕上構畫出一幅青山碧水、生機盎然的圖景。舞臺幕布一拉開,明亮的色彩、精美的構圖就令觀眾如沐春風、神清氣爽,立刻就贏得了一片喝采。再配上演員們手中轉動的杏黃色手帕,可謂動靜相宜,把春天活潑輕快的氣息演繹得淋漓盡致。舞蹈《彩虹》取材於東北民間舞,當身著寶藍色喜慶服裝的女孩子們突然亮出明亮的粉色彩綢時,鮮明的色彩衝擊立刻讓台下發出了一片讚嘆之聲。

整臺晚會的服裝、天幕、燈光完美融合,對「服章之美」的詮釋可謂是淋漓透徹。

再說「禮儀之大」。中國歷來被稱為「禮義之邦」,「禮」除了禮貌、禮節、待人接物中要遵循的規範外,古人更是要通過它在潛移默化中達到教育的目的。正是因為有了家廟祭祖的一整套儀式,人們才知道家族中的長幼輩份不可混亂;每個人的行為不僅關乎自己,其行為的後果更是上關乎祖先,下關乎子孫,從而激發起家族榮譽感,做一個負責任的人。正因為有了天子「郊祭」告天的隆重禮儀,君主才能感到自己隨時都在上天的注視下,責任重大,從而戰戰兢兢、不敢懈怠。也正因為有了婚禮的一套儀式,人們才明白婚姻的嚴肅,不簡單是兩個人在一起生活,夫妻間需相互尊重,只有尊重,家庭關係也才可以穩定持久。

「禮」是表現形式,它真正要傳達的是道德的內涵。簡單地說,就是孝、悌、忠、信的價值觀。「孝」是子女對父母的尊重與敬養;「悌」是同輩人之間的關愛和呵護;「忠」 是個人對集體、對國家、對社會的責任感與忠誠;「信」是遵守承諾,有言必行。當整個社會都遵循了孝、悌、忠、信,又通過各種形式展現出來,比如:民間的集會和比賽、各種禮儀場合、建築、歌舞、服飾等等,整個社會表現出煥然有光彩,於是各國的人們都來瞻仰學習,在他們自己的國家中起而摹仿之,從而就從「齊家」達到「治國」的層次,更進而達到「平天下」的層次了。可見「禮」的內涵之大。

「禮」產生於祭祀活動,最早就是人與上天、與神溝通的一種方式。隨著社會的演變,現代社會人們的生活中很少有祭祀的內容了,於是藝術就成了延續「禮」——這一傳統文化精髓的重要方式了。「禮」本身就有藝術化的傾向,從來「禮」和「樂」都是不可分的,在中國古代,各種重要的禮儀場合都有音樂和歌舞。人們不僅要從理性上認識到什麼是善的,還要從感觀上體會到,善的東西也是美的,服從道德不是一種負擔,而是從中可以體會到愉悅。

神韻藝術團更難能可貴的是,她除了以舞臺藝術的方式傳遞傳統的道德觀外,更涵蓋了傳統的修煉文化這一部分,這又大大超出了古人一般所說的「禮」的範疇,直指生命的本源、終極的關懷。神韻晚會以傳遞神傳文化為己任,通過對現代科技的巧妙運用,向觀眾展現出天國世界的殊勝美好,喚起人們對生命目地的深思。中國人歷來相信善惡有報、講究天人合一,天理和人倫本來就是密不可分的。

古代聖哲老子作《道德經》,將「道」與「德」並稱;西漢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帛書本《道德經》,更是把《德經》放在前,把《道經》放在後。這樣看來,在我們祖先的心中,品德的修養是基礎,有品德的人才可以修道、得道。修煉文化與禮樂文化在我們的傳統文化中,本來就是融合在一起的,從遵禮守信開始,一步步向更高境界中升華。神韻晚會顯然對中華文明的這一傳統有著深刻的理解,除了有《造像》這樣的節目,展示神佛的殊勝與莊嚴之外,更有《精忠報國》、《花木蘭》這樣的舞蹈,通過岳飛、花木蘭這些活生生的歷史人物,詮釋忠與孝的涵義。

談到神韻的演出,自然不能不提音樂。現場樂隊由著名音樂家兼指揮家陳汝棠先生擔綱指揮,將西洋管弦和東方傳統樂器熔治於一爐,這是個了不起的成就!在儒家的《五經》之中,《詩經》位居其一,其實當時的詩歌都是要配樂演奏的,只不過遺憾的是古樂失傳了,我們今天留下的只有文字。在《詩經》之中氣勢最為恢宏的當屬《大雅》,其樂舞乃是用於最為莊重、神聖的場合。因為沒有音樂留傳下來,筆者也一直想像不出什麼是「《大雅》之音」,如將《大雅》配上舞蹈、搬上舞臺應是何種樣子。

當神韻晚會《創世》的音樂響起,厚重壯闊的樂聲擴展開來,如同鴻蒙開闢、雲水初分,筆者心中有所頓悟,這應該就是《大雅》之音吧。天國凡間,無量眾生,神佛下世,開創文明。這個音樂所要表達的內涵,也許《大雅》都不足以容納了吧。

神韻藝術團的演出,出彩就在「神」和「韻」兩個字上。文化神傳、意韻無窮。中華文明就是這樣雋永深長,藝術的表現是有形的,可是背後的意韻卻需要不斷地去咀嚼、體味。希望通過神韻藝術團的演出,將真正中華文化帶回給全世界的「華夏」子孫。(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