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狀元」畫家尋妹18年 曾一起沿街乞討為生(圖)

發表:2013-01-08 13:03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楊則袁老照片兒時合影

「希望通過媒體的幫助,找到我失散了55年的親生妹妹楊又袁,她目前的名字可能是叫呂錦秀……」,1月7日,曾經的成都文科高考「狀元」,如今已經60歲的著名畫家楊則袁接受本網記者採訪,並希望通過本網記者的調查走訪,幫助自己找到已經失散了55年的親生妹妹。

通過對楊則袁的採訪,記者瞭解到這個曾經的成都高考「文科狀元」,畢業於天津美術學院油畫理論系的高材生,在大學畢業後竟用了18年的時間長期駐留北方,目的就是為了找到自己的妹妹。在這個尋親的過程中,楊則袁利用自己的美術專業知識,通過對東北大興安嶺地區的森林所產生的感悟,以中國的水墨效果與創作油畫的技法相糅合,植根於中國的傳統文化之中,大膽吸收了西畫中的光影、色彩並採用三維立體的時空概念表現自然環境,創造出了屬於自己的山水畫樣式「新概念山水畫」。

苦難童年親生妹妹5歲被送人

幾乎任何一個有大成就的藝術家,似乎都與「苦難」兩字相聯繫,或自己性格使然,或外部環境造成,這對於楊則袁來說也同樣如此。楊則袁1952年出身在四川成都一個普通人家,親生妹妹僅比他小一歲。楊則袁五歲時父母離異,父親不知去向,母親改嫁到馬家,楊則袁兄妹倆也隨母到了馬家,繼父嗜酒如命,本不富裕的家庭因為兄妹倆的到來而更加窘迫,繼父也因此與其母親經常吵架。食不裹腹,衣不遮身便成了必然結果,從小便失去了母愛和父愛。

在那個「大躍進」前後年代,生活在這麼一個家庭,楊則袁兄妹倆經常沒有飯吃,相依為命的他和妹妹只好吃飯館裡人家的剩湯剩飯,困了就在成都華興街、錦江劇場的屋沿邊過夜。儘管生活十分艱難,也僅僅才5歲的他仍照顧著同樣年幼的妹妹,過著乞丐般的生活。最令楊則袁撕心裂肺的是,在他五歲多的時候,他母親把年僅4歲的妹妹送給他人,從此楊則袁失去了相依為命的妹妹,也成了他永遠抹不去的傷痛。妹妹送人的那一天,他始終抓住妹妹的手,然而小小年齡哪敵得過母親的雙臂。妹妹走了,他永遠忘記不了妹妹呼著哥哥的悲慘哭喊聲,那一刻楊則袁呆呆地一個人站在街上很久很久,他感覺得很冷,路人和街景都是冷漠,那一天他似乎也長大了很多,懂得什麼是親情。

「母親對我講,抱養妹妹的那個女人姓張,叫「張福燕」,男的只知道姓「呂」,是北方人,並將妹妹改名為「呂錦秀」,我妹妹原名楊又袁。這也是為什麼大學畢業後,我18年往返東北尋找妹妹的原因,因為我堅信,妹妹一定在東北的某個角落等著我去接她……」,說到這裡,楊則袁眼中已經泛起淚花。

隨著兩個新弟弟的誕生,好景不長,楊則袁也被送給了一個王姓的鐵匠,王鐵匠老夫妻二人無子無女,進了王家一年多,日子倒也過得安靜,似乎「悲苦」的命運沾在了楊則袁身上,二老相繼去世,對楊則袁又一次打擊,那時楊則袁才上小學二年級。楊則袁再一次進繼父家的門,然而日子卻比以往更加難過,忍辱負重,沉默寡言,成了楊則袁無聲的反抗,他暗下決心,好好學習,長大了找到妹妹一起過好日子。悲慘的童年,澆鑄了楊則袁堅強的性格。

拜師國畫大師「吳一峰」 成為「文科狀元」

世界上好多事情是歪打正著,一個偶然的機遇也許成了終身職業。成績雖好,但人卻瘦小不語的楊則袁引起了圖畫老師王連芳的注意。在那「自然災害」的日子,大家都沒有吃,老師卻給了兩個饅頭給楊則袁,這成了楊則袁以後永遠忘不掉並要報答老師的終生信條,因為在楊則袁那個沒有飯吃的年代,兩個饅頭貴過兩塊金錠。

老師的溫暖拉近了他與老師的心,他在老師家看到了老師的畫和素描,時間久了對畫產生了興趣,由興趣到愛好,楊則袁終於產生了學繪畫的念頭,並以天天畫畫來排解思戀妹妹的情懷。在班主任王蓮芳老師的推薦之下,楊則袁有幸成了著名國畫大師吳一峰在成都的第一個弟子。儘管那時吳一峰還是個「被管制的壞分子」,楊則袁則認定了要跟他學畫。

八年知青生活磨煉了楊則袁的意志,他創作了「快樂山村」系列組畫,一直保留至今,由於他的勤奮和刻苦,楊則袁終於在恢復高考後的1977年底,以成都文科「狀元」的成績考取了天津美術學院,走進了大學殿堂,圓了自己的夢想。

大學畢業尋親十八載獨創「新概念山水畫」

「學業完成後我回到家鄉成都,到處做零工幫別人搞美術設計,掙到了一些錢,我便決心踏上去北方的道路,尋找我失散多年也是我永遠牽掛的妹妹,順便寫生,那年我正好三十歲」,楊則袁告訴記者,從此他就踏上了一條長達18年的「尋親寫生之路」。他一邊四處打聽妹妹的下落,一邊利用空餘時間寫生創作,這18年不是一般人所能忍耐和承受得了的,春夏秋冬,寒去暑來,翻山越嶺,飢寒交迫,死去活來,意志不可摧,幾次高燒病倒都是農民兄弟用土藥救活了他,他永遠忘不了吉林延邊朝鮮族的老鄉把他從死神線上拉了回來,對農民的感恩之情也成了他創作的激情和動力。

直到48歲,楊則袁在尋親18年後依然沒有結果,只得又重新回到成都。但是在寫生路上,數不盡的山川河流使他感受到了山川河流的生命,是大自然孕育了人類,沒有山川河流就沒有天靈生命,正是這長期的寫生生活,使楊則袁的審美觀和思想境界站到了一個新的起點之上,也因此帶動了作品的創新和發展。在這個「尋親寫生」的過程中,楊則袁獨創出了以中國的水墨效果與創作油畫的技法相糅合的「新概念山水畫」。

最大願望:找到失散多年的妹妹圓「親情夢」

「我最大的願望是能找到我那可憐的妹妹」,回首18年北方尋親路,楊則袁潸然淚下。楊則袁對記者說,在這個尋親的過程中,他通過寫生來排遣內心的痛苦,他作品中的朦朧、厚重、深沉和無限遐想的感覺,也能體現自己內心憂傷和痛苦。

採訪最後,楊則袁希望通過媒體的幫助,能夠獲知失散了55年的妹妹的下落,圓自己的親情夢。如果您有關於楊則袁妹妹「呂錦秀」下落的線索,請致電四川新聞網熱線電話028-85175623。同時,我們也希望北方的媒體同行能夠關注楊則袁的尋親故事,讓楊則袁早日親人團聚。

来源:四川新聞網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