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滅絕的幾種可能(圖)

發表:2016-10-23 15:34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3個留言 列印 特大


你相信人類會滅絕嗎?(網絡圖片)

你相信人類會滅絕嗎?瞭解人類大概會以怎樣的方式滅絕嗎?聽完這人類滅絕的幾種可能,諸位會不會想要改變甚麼呢?其實這些不過是猜想,也許還有很久很久以後人們才會面臨到這種絕境,但是不妨礙我們事先做好準備,為我們的後代謀得一線生機。

小行星撞地球

「請在日曆上圈出2036年4月13日,這一天有顆小行星很可能會撞上地球,一旦慘劇發生,它將變成很多地球人的世界末日!」最近在美國舊金山舉行的美國科學促進會年會上,科學家們發出了這樣的「末日警告」。他們還公開呼籲聯合國承擔責任,想辦法化解這場危機,拯救全人類。據報導,這顆小行星撞地球的可能性是1/37至4.5萬分之一,但在天文學上,這已經屬於「非常高的概率」,人類不得不防。目前科學家們比較認可的方案是把小行星推離地球軌道。

巨大的危險正在逼近地球

這顆引起全球科學家們警覺的小行星名叫「阿波菲斯」。在埃及的神話中,「阿波菲斯」是古老的邪惡和毀滅之神,它的目的是讓整個世界陷入永久的黑暗。科學家將這顆正從外太空直奔地球而來的小行星也命名為「阿波菲斯」,正是因為這顆小行星將對人類構成前所未有的災難性威脅,據稱它的危險等級是在有史以來發現的小行星中最高的。

科學家們研究了該小行星對地球的威脅,以及可行的解決之道。「阿波菲斯」這顆重4500萬噸的小行星將於2029年在距離地球3.4萬公里的上空掠過。儘管這個距離看起來很遙遠,但是從天文學的角度來看,它就像是一根頭髮絲般粗細,對地球來說相當危險,要知道地球同步衛星離地面的高度都達到約3.6萬公里。

科學家們表示,更危險的是,2029年與地球的「擦肩而過」很可能會改變「阿波菲斯」的運轉軌道,大大增加它在2036年與地球相撞的幾率,「如果幸運的話,這顆行星會與地球擦身而過;不幸的話,它就會直接撞擊地球,而且撞擊的面積非常大,幾乎相當於整個英格蘭」。過去兩年中,有關「阿波菲斯」撞地球的可能性有多種說法,有說1/300的,有說1/60的,甚至還有說1/37的,現在科學家普遍認為它在2036年正面撞向地球的可能性是4.5萬分之一,但即使是這樣,它也是天文學家眼中的「高概率事件」,而且它帶來的巨大破壞讓人類不得不防。

科學家預測,這顆行星直接撞擊地球上的城市地區所產生的破壞性將比卡特裡娜颶風、2004年的印度洋大海嘯以及1906年美國舊金山大地震加在一起的破壞力還要大。行星撞擊地球爆炸產生的威力將相當於1945年日本廣島原子彈爆炸的6.5萬倍。有學者表示,類似的災難曾在地球上發生過一次,那次災難毀滅了古埃及文明,現在,新的威脅再度逼近地球。

目前太空中大約有10萬顆在離地球很近的軌道運行、體積大到足以摧毀一座城市的小行星。但不幸的是,科學家目前還不能對所有對地球構成威脅的小行星進行準確的預測,無法百分之百預測到它們是否真會撞擊地球、甚麼時候會撞擊地球。即使對像「阿波菲斯」這樣受到矚目的小行星的軌道測定也還不是很精確。事實上,可能要到2029年科學家才能完全確定「阿波菲斯」是否會撞地球,但很多專家都強調要未雨綢繆:「如果我們等到2029年才行動,那麼2036年的撞地球災難就很難說了。」

炸小行星可能帶來更多危險

為了防止那些對地球構成威脅的小行星撞上地球引發災難,人們曾經一度制定出用核彈炸碎來襲小行星的方案。在好萊塢電影《天地大碰撞》中,布魯斯.威利斯出演的主角將一枚核彈植入來襲小行星內部後將其炸碎,從而挽救了地球。但是科學家研究發現,使用核彈頭摧毀來襲小行星,不僅不會拯救地球,反而會引發更大的災難。

英國格拉斯哥大學的雷迪斯教授稱:「一次核爆也許會把小行星炸為碎片,但那可能使事情變得更糟。如果沒有核爆炸,可能只有一個巨大的物體撞上地球,而核爆炸後,將可能有更多的物體來襲,威力變得更為巨大。」「而且,我們無法預測這些小行星的成分,它們可能是岩石、冰,甚至垃圾,有時它雖然會被炸碎,但在引力的作用下還會重組,這樣爆炸就不會起到任何正面效果。」

不少科學家表示,對付「阿波菲斯」最為可行的辦法就是派一艘宇宙飛船「引走」它。美國華裔宇航員盧傑等人提出了「引力拖船」方案,該方案建議發射一艘重20噸的核動力宇宙飛船,讓它飛到小行星附近,利用飛船對小行星的微小引力,用一年的時間積少成多,能讓一顆直徑為200米的小行星改變原來的軌道,從而避免與地球相撞。據專家介紹,宇宙飛船之所以能「以小引大」是因為小行星的運行速度和軌道哪怕是一次改變微不足道的一點點,日積月累,也能漸漸錯開地球軌道,這個道理與「鐵杵磨成針」的道理有點相似。據稱這項拯救地球的計劃將要花費約3億美元。

目前美國喬治亞州的一家公司已經接受了美國航空航天局的委託,研發一種新的防止小行星撞地球的辦法,那就是發射數艘暱稱為「狂人」的無人駕駛宇宙飛船降落於小行星上,在其表面進行鑽探,然後將其內部的碎石、冰塊等物質抽出,噴向太空,從而產生足夠的反作用力,將小行星推離地球軌道。英國太空工作室的執行主任約翰.歐德斯表示:「這就像是在划船時將船上的石塊拋入湖中,石塊會與船向相反的方向運動。我想這樣工作幾個月後,我們就能避免一次災難性的撞擊。」

伽馬射線爆

天文學家表示,一顆距離地球大約8000光年,代號為WR 104的巨大恆星,隨時都有可能發生超新星爆炸,地球正位於危險的伽瑪射線暴(GRB)所經過的路徑上,屆時產生的大量伽瑪射線會達到地球,能夠摧毀地球大氣層中四分之一的臭氧。

天文學家格蘭特•希爾(Grant Hill)說:「這顆恆星在今後的50萬年期間,隨時都有可能發生爆發,爆發產生的伽馬射線和可見光將會同時到達地球。」恆星WR104最初是由悉尼大學的天文學家彼得•塔海爾(Peter Tuthill)於1998年發現的。

長期以來,有關恆星WR 104 產生的伽馬射線暴是否會達到地球一直存在著爭議。希爾博士表示,這主要取決於該恆星自轉軸的指向。他說:「如果你把恆星WR104看做輪轉焰火,那麼就會發現它正面對著你,沒有任何傾斜。」這意味著地球正在這顆恆星爆發的路徑上。

美國堪薩斯大學的物理學家艾德里安•米勞特(Adrian Melott)說:「這種類型的伽瑪射線暴將會導致地球增加50%的紫外線輻射。首先你將會注意到上層大氣中發生10秒的藍色閃光,此時傷害實際上已經發生了。」

甚麼是伽馬射線暴?伽瑪射線暴(Gamma Ray Burst,縮寫GRB),又稱伽瑪暴,是來自天空中某一方向的伽瑪射線強度在短時間內突然增強,隨後又迅速減弱的現象,持續時間在0.1-1000秒,輻射主要集中在0.1-100 MeV的能段。伽瑪暴發現於1967年,數十年來,人們對其本質瞭解得還不很清楚,但基本可以確定是發生在宇宙學尺度上的恆星級天體中的爆發過程。伽瑪暴是目前天文學中最活躍的研究領域之一,曾在1997年和1999年兩度被美國《科學》雜誌評為年度十大科技進展之列。

伽馬射線暴是宇宙中發生的最劇烈的爆炸,理論上是巨大恆星在燃料耗盡時塌縮爆炸或者兩顆鄰近的緻密星體(黑洞或中子星)合併而產生的。伽馬射線暴短至千分之一秒,長則數小時,會在短時間內釋放出巨大能量。如果與太陽相比,它在幾分鐘內釋放的能量相當於萬億年太陽光的總和,其發射的單個光子能量通常是典型太陽光的幾十萬倍。

伽瑪暴有兩類:短暴(小於2秒)與長暴(大於2秒)。長暴意味著50至100倍於太陽的恆星的毀滅性爆發。當這樣一顆龐大的恆星爆炸時,它會留下一個黑洞,並將這一信息以伽瑪射線的形式掃過宇宙。內在的物理機制首先由加州大學的物理學家Woosley提出並發展成形,他的「坍縮星」模型被認為是解釋長暴的主流理論。

短暴更為讓人迷惑,它們的起落時間非常短,不會是超新星,而爆發的能量並不足以構成恆星的爆發。許多研究者認為,它們是由超緻密的中子星(可能也是中子星與黑洞)碰撞產生的。

有理論認為,第一次物種大滅絕在六億多年前的奧陶紀,地球曾被伽瑪射線爆襲擊,天空中會出現兩個太陽的現象,70%的大氣被破壞,致使海洋生物鏈基層被破壞,75%的生物從地球上消失。這就是第一次物種大滅絕,使脊椎動物成為了地球上新的霸主。

漂移的黑洞

它有著「黑洞」之名,雖然尺寸「迷你」,但任何經過的電磁波或光,都不可能逃離它的引力。10月15日,《科學》雜誌宣佈,世界上第一個「人造黑洞」在東南大學的實驗室裡誕生。不過,這個小型「黑洞」不僅不會毀滅世界,還能幫助人們更好地吸收太陽能。

然而有科學家指責大型強子對撞機實驗的人認為科學家是在拿人類的命運開玩笑。在他們看來,強子對撞機進行的粒子對撞實驗能夠製造出黑洞,進而吞噬地球。

黑洞是一種異常可怕的天體,擁有不可思議的引力,甚至連光線也無法逃脫。死亡的恆星能夠變成黑洞,但太陽並不會迎來這種命運,因為太陽的體積太小。

黑洞無需逼近地球便可毀滅地球,因為黑洞的巨大引力會改變其他行星的軌道,導致行星之間相互撞擊。由於附近並不存在能夠造成浩劫的黑洞,地球死於黑洞之手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但是,人類會不會死於人造黑洞之手呢?

太陽大爆發

記者2014年從國家空間天氣監測預警中心瞭解到,近期太陽出現24年一遇的超大活動現象,活動區的跨度已達125000公里,約有2700μh的太陽表面都處於此次活動的範圍之內,大約相當於地球表面積的16倍。

據國家空間天氣監測預警中心研究員陳安芹介紹,太陽活動週期通常以太陽表面黑子數量的週期性變化來劃分,平均週期為11.2年。1μh等於太陽半球面積的百萬分之一,此次太陽活動所覆蓋的面積僅次於1990年的3080μh。

截至10月23日10時30分,這次太陽活動已經爆發了2次X級耀斑和11次M級耀斑。根據其劇烈程度,耀斑從弱到強可分成A、B、C、M、X五個級別,每個級別又可劃分10個等級。

太陽爆發大規模活動時,除了發生耀斑現象,還有可能會拋射出大量的太陽物質,這些物質抵達地球時會擾亂地球磁層,從而破壞無線電的傳輸,並對人造衛星和電力傳輸線造成損害。但目前為止還沒有發生這種現象。陳安芹認為,隨著該活動區的不斷發展,還將爆發M級以上的耀斑,也不排除發生太陽物質拋射現象的可能性。

超大規模火山爆發

火山是地下深處的高溫岩漿及其有關的氣體、碎屑從地殼中噴出而形成的,具有特殊形態的地質結構。火山是熾熱地心的窗口,是地球上最具爆發性的力量。

這些火山噴發有可能強大到足以毀滅我們的世界,它們安靜的外表抵擋不住熾熱的內心。這些火山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徵:它們的噴發有可能永久性的改變地球樣貌。

例如,距離東京不到152公里就坐落著日本標誌性的富士山,日本氣象局警告稱這座火山正處於噴發的危險中。富士山上一次在1707年的噴發還帶來了一場8.7級的地震。附近的居民遭受到燃燒灰燼的襲擊,東京所在地也被5釐米厚的火山灰覆蓋。

地球變暖

全球氣候變暖是一種自然現象。由於人們焚燒石燃料,如石油,煤炭等,或砍伐森林並將其焚燒時會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即溫室氣體,這些溫室氣體對來自太陽輻射的可見光具有高度透過性,而對地球發射出來的長波輻射具有高度吸收性,能強烈吸收地面輻射中的紅外線,導致地球溫度上升,即溫室效應。而當溫室效應不斷積累,導致地氣系統吸收與發射的能量不平衡,能量不斷在地氣系統累積,從而導致溫度上升,造成全球氣候變暖這一現象。全球變暖會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凍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不僅危害自然生態系統的平衡,還威脅人類的生存。

1981~1990年全球平均氣溫比100年前上升了0.48℃。導致全球變暖的主要原因是人類在近一個世紀以來大量使用礦物燃料(如煤、石油等),排放出大量的CO2等多種溫室氣體。這些溫室氣體導致全球氣候變暖。在20世紀全世界平均溫度約攀升0.6攝氏度。北半球春天冰雪解凍期比150年前提前了9天,而秋天霜凍開始時間卻晚了約10天。20世紀90年代是自19世紀中期開始溫度記錄工作以來最溫暖的十年,在記錄上最熱的幾年依次是:1998年,2002年,2003年,2001年和1997年。

為阻止全球變暖趨勢,1992年聯合國專門制訂了《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該公約於同年在巴西城市里約熱內盧簽署生效。依據該公約,發達國家同意在2000年之前將他們釋放到大氣層的二氧化碳及其它「溫室氣體」的排放量降至1990年時的水平。另外,這些每年二氧化碳合計排放量佔到全球二氧化碳總排放量60%的國家還同意將相關技術和信息轉讓給發展中國家。發達國家轉讓給發展中國家的這些技術和信息有助於後者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帶來的各種挑戰。

變暖的危害從自然災害到生物鏈斷裂,涉及人類生存的各個方面。

世界性災病

對人類來說,疾病似乎一直是擺在眼前的威脅。但有史以來,還沒有任何一種致病細菌或病毒能夠對人類整體產生毀滅性威脅。更何況醫學研究者已經擁有了一整套包括監控、隔離、免疫在內的有效控制傳染病大規模蔓延的手段。因此雖然藉助於宿主、氣候變化和旅行這些方式進行傳播的病毒能夠導致致命的傳染病出現,但像使4000多萬人喪命的1918年流感那樣的致命性傳染病大爆發,幾乎是不可能重現的事了。

不過,現代醫藥技術在減少疾病對人類危害的同時確實也在製造潛在的威脅。「我們必須對『超級細菌』產生足夠的重視,否則人類可能退回到沒有抗生素可用的時代。」加拿大卡爾加里大學抗生素耐藥性中心教授John Conly說。以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為代表的「超級細菌」能夠對主要抗生素產生耐藥性,令醫生們憂慮的是,主導耐藥性的基因很容易從一種細菌傳遞到另一種細菌。而更令人擔憂的是,目前全球在抗生素新藥研發方面沒有顯著進展,因此類似H1N1甲型流感這樣的全球性流行病在未來還可能繼續出現。

然而,世界上還有許多病毒沒有被解決,還有很多問題在等著科學家們。也許一不小心,人類就真的被一種傳播性極強的疾病滅絕了呢?

機器人主宰世界

史蒂芬.霍金、比爾.蓋茨等著名人士都發出了警告:如果智能機器缺乏監管,人類將迎來一個黑暗的未來。而美國特斯拉汽車公司首席執行官埃隆.馬斯克則說:人工智慧可能是我們面臨的最大滅絕風險,創造人工智慧猶如召喚一隻惡魔。他預計「一些極為危險的事情即將發生」。

無機生命(機器)會發展出與有機體類似的生存和競爭意志嗎?有朝一日當機器智能超越人類並不受人類控制時,我們將會遇到甚麼危險?類似這樣的話題或場景,我們常常在科幻小說和科幻電影中遇到。近年來,也有越來越多的圖書涉及。

較早出現也較有影響的是《機器的征途——為甚麼機器人將統治世界》一書,作者係英國雷丁大學教授、控制論與機器人研究專家。全書著眼於描述機器已發展得比人類更聰明的未來時代,並展示了第一批能夠學習、互相交流和自我設計程序的機器人。作者感慨技術變革之快,恐怕將使得事物發展的結果非我們所願意看到,甚至不能掌控。他斷言:「在2050年,我們人類為機器所驅使,必須做機器規定我們做的事情……」

而隨後出現的《制腦者:創造堪與人腦匹敵的智能》一書,倒沒有甚麼悲觀的色調。全書梳理了人類不斷認識自身智能的歷程和人工智慧概念的源流,展示了人類創造人工智慧所取得的一些里程碑式的成果。其中有:給機器上裝上「大腦」;讓機器人具有腦電波並具有不規則的思維活動;創造出一種新的電腦晶元,具有大腦細胞的功能……

機器智能超越人類時的夢魘,隨著《靈魂機器的時代:當計算機超過人類智能時》一書的出版,又一次縈繞在人們心頭。該書出版於1999年,作者係美國著名的發明家和思想家,在書中他做出了驚人的預言:到21世紀初,地球上將出現一種足以與人類智能抗衡的新型智能,最終它將遠遠超過人類的智能。

庫茲韋爾還想像,將來的類人智能體也能夠擁有像意識、情緒這樣的特質。

《奇點臨近:2045年,當計算機智能超越人類》一書問世,並成為當年美國最暢銷非小說類圖書和亞馬遜最佳科學圖書。此書更為系統、全面地表達了庫茲韋爾預測人工智慧和科技未來的觀點。特別是對「奇點」的概念和涵義進行了詳細的闡釋。他還預測了機器智能趕超人類智能之各個方面後發展的下一階段:人類與機器的聯合,即嵌入我們大腦的知識和技巧將與我們創造的容量更大、速度更快、知識分享能力更強的智能相結合。這種融合便是奇點的本質。

庫茲韋爾的預言和觀點在被廣為傳播的同時,也引起了極大的爭議,乃至強烈的質疑。但庫茲韋爾堅信自己的論斷言之成理,一種「深刻的變化」必然會發生。而他所構想出的關於科技進化的理論——「加速回歸理論」,能夠解釋為甚麼在宇宙的總體進化中,技術和進化將以指數的速度向前推移。這也貫穿著在過去的30年裡他逐漸認識到的「一個重要的基本思想」:改變世界的思想力量其本身也正在加速。換句話說,並不只是科技在飛速地發展,「發展」本身也在不斷地躍進。

人工智慧機器的潛在智能是真實且巨大的——將是人類的萬億個萬億倍。或遲或早,科學會產生一種和人類一樣運作的人工生命形式。人工智慧問題(或者說物種支配問題)將主宰新世紀的全球政治。果真如此的話,那將是人類歷史上最大的災難,因為再也沒有歷史了,再也沒有人類了。這是《智能簡史——誰會替代人類成為主導物種》一書所表述的主要觀點。

責任編輯:陈钢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