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於執著 容易使人際關係產生裂痕(圖)

作者:楊嘉玲 發表:2019-04-05 07:2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過於執著,容易使人際關係產生裂痕。
過於執著,容易使人際關係產生裂痕。(圖片來源:Adobe stock)

親愛的,請不要再那麼努力了

從事諮商和溝通教育多年,一直以來我都在幫助人們,修復關係在心中留下來的傷痕。無論是協助當事人覺察自己的表達方式、提升社交溝通能力、回溯童年的成長經驗、宣洩內在的情緒能量,抑或是正向詮釋生命經驗等,不管哪一種學派法門,背後都有一個潛在的假設是:

當事人之所以會遭遇關係難題,必定是因為他的內在欠缺某些技巧,或尚未跨越某種情結,以至於他無法和眼前的人創造好的互動與連結。只要能夠找到並補上這個關鍵點,問題就會消失。也就是說,他必須透過自身的努力,以克服當前的困境。

這樣的說法,非常受大眾歡迎,畢竟這整個社會訴求一種自立自強的態度,期待每個人都能承擔責任,做自己生命的英雄。只要惡魔沒被打倒,就是自己能力不足,要不斷的修煉等級、加強配備,只要不放棄,最後一定可以打怪成功。

但真的是這樣嗎?這世上所有的難題都一定有解藥嗎?

我曾經遇到一位非常的優秀女性,她為了改善母女關係,投資了許多時間和金錢上了不少課程。認識她的人都覺得她善體人意,很懂得為人著想,沒有什麼事情是她協調不來的。但她心中一直有個遺憾是,無法好好跟母親和平共處,每回母女相見總是劍拔弩張,母親一直數落她的不是。她不斷的調整自己,以符合母親的期待,卻總是徒勞無功。

我們花了不少的時間討論,都找不到改善關係的癥結點。某次,在一個沮喪的嘆息聲後,我很直接的問她:「撇開母親不談,妳的生命還有什麼讓妳覺得不足的嗎?」

她第一時間愣住,吸了一大口氣後說:「如果我沒有這個母親,我應該會覺得自己是一個很幸福的人。我已經擁有想得到的一切了。」

接著,我又再問她:「這麼長時間以來,妳一直很想修復母女關係,但妳有想過,妳的母親是否有和妳同樣的意願嗎?尋求一個和諧關愛的家庭,真的是她在乎的嗎?」

她睜大眼睛看著我,彷彿我說的是外星語。沉默了好一段時間後,才幽幽開口:「我從沒想過,我一直以為媽媽都應該是愛孩子的。但你說得對,或許她並不渴望親近,沒有我的生活,她並不可憐。她有自己的興趣和重心,我的介入反而是一種干擾。是我強迫她登台,和我演一齣美滿家庭的大戲,卻還怪她演得不到位。」

「這不是妳的錯,是我們這整個社會對關係和諧,有一種莫名的強迫症。認為只要關係有裂痕,都應該要盡力去修補、坦承過失、取得原諒。不願意承認遺憾,才是關係中最常見的結局。」

過於執著 容易傷害彼此

那次晤談,給我和當事人都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面對關係的裂痕,除了修復,我們還有別的選擇嗎?會不會關係之所以會造成傷害,來自於我們太過執著?只渴望從某一個人身上,獲得心裡的滿足,卻忘了關係是兩個人的事,只要一方不移動,快樂就不會到來。

日劇《Dr.倫太郎》中,當某位精神科醫生面對一個憂鬱得要自殺的女性時,他並非勸說著,世界有多美好,要堅強勇敢地活下去……,而是看穿了對方心底的傷,對她說:「請不要努力了,妳已經堅持到無法堅持的地步了吧!」

不論再怎麼用力,情況都很難改善,為何不放過自己呢? 學會心疼自己,不在心裡頭裝進那麼多的累贅與負擔,是一種比勇往直前,更需要勇氣的事。

關係就像房子 需要定期清理

記得有一段時間,關於居家清理的書非常暢銷,人人都在學著怎麼對物品斷捨離,擺脫不必要的負擔,讓生活恢復清爽。但我們似乎從來沒有仔細考量過,我們的內在究竟有多少心理空間?可以裝進多少人?以及這些人究竟是怎麼盤據或瓜分心理空間的?誰值得留下,誰應該離開?

我們好像就是被動的,接受一段又一段關係,惦記一個又一個名字,即使那個人不存在於生活中,卻仍在情緒裡,消耗你不少的心力。當我們學會了一個又一個斷捨物品的技術,有效率的為物理空間瘦身,去除不必要的囤積,同樣的道理,可以運用在心理空間上,找回生命的品質嗎?

有一次,在工作上遇到一個煩心的事,合作窗口的工作態度讓人非常生氣,已經困擾我好一段時間,即使下班回家心中仍牽掛這件事情。某晚,為了讓自己恢復平靜,我拿起吸塵器吸去地上的碎屑。吸著吸著,我突然意識到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我這麼努力打掃維持家裡的整潔,出門也不隨意亂買東西回家,但為何我卻讓一個不重要的人,輕易地佔據我的心理空間,在裡頭留下髒亂呢?

那時,我才猛然察覺,我並沒有如同愛惜自己房子般,珍惜自己心裡的家。關係就像房子,需要定期清理。我不只沒有定期打掃整理,還在裡頭堆滿各種雜亂的關係。有些是好的,有些是壞的,但當他們全部都混在一起,沒有區隔出界限時,即使是好的,也很容易被污染、淹沒。

從那之後,我就明白了關係是需要定期修剪、清理的,讓它恣意的蔓生,只會帶給我們越來越多的負擔和痛苦。

本文整理、節錄自楊嘉玲《我決定,生活裡只留下對的人》一書。由采實文化授權轉載,欲閱讀完整作品,歡迎參考原書。

責任編輯:聆風 来源:采實文化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