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舊帳:中國怎麼會欠美國1.6萬億美元?(圖)

作者:二大爺 發表:2020-08-29 01:06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13個留言 列印 特大

百年舊帳:中國怎麼會欠美國1.6萬億美元?
湖廣鐵路和黃金融資債券都是以「中國政府」名義發行的「國家主權債券」。(網絡圖片)

近日,美帝國會以馬克・格林(Mark Green)為首的三位議員提出一項動議,要求中國償還歷史上超過1.6萬億美元的債務。

大部分人看到這個消息可能都是一臉懵逼。不是說中國是美國最大的債主嗎,怎麼我們還欠美帝的錢?還是一筆如此不可思議的巨債?

這個說來就真是話長。這筆債務其實涉及兩個不為常人熟悉的歷史梗。

第一個就是「湖廣鐵路債券」。滿清末年興起修路狂潮,但是財政窘迫,無力為繼。1911年為修建湖廣鐵路而通過美、英、法、德四國銀行發行債券。「湖廣鐵路債券」總額600萬英鎊,年息5厘,每年支付一次利息,40年到期歸還本金,本息償還的最後期限是1951年。而今仍有大量當年的債券存世,每一張都印有郵傳部大臣盛宣懷的簽字。

第二個是北洋政府發行的「黃金融資債券」。民國成立後面對滿清留下的爛攤子,財政極度吃緊。北洋政府遂於1913年向英、法、德、俄、日五國銀行發券舉債,共計2500萬英鎊(約合黃金182.5噸),史稱「善後大借款」。這筆借款年息5厘,每年支付利息2次,47年到期。名義上需要償還至1960年。這個債券存世量也很大,在海外二手交易網站上依然可以買到。

這兩筆債務都得到了歷屆民國政府的承認,「湖廣鐵路債券」一直按時付息到1930年,「黃金融資債券」償還至1939年,都因為戰爭原因,無力償還而暫停支付。

更複雜的還在於,發行債券雖然是向外國銀行借錢,但是掏錢的卻不一定是銀行。上述外國銀行實際上是債券的承銷商。他們把中國政府的債券在倫敦、巴黎、莫斯科、布魯塞爾、東京等地的證券市場公開發售給各國的投資機構和個人。所以真正的債權人其實是買了這些債券的外國民眾以及相關機構。

當年的民眾、機構買了這些債券後,每年到付息的時候,就能憑券到承銷的銀行領取利息,到期後領回本金。而且這些債券是不記名的,是可以交易的——只要你持有債券,你就有資格領取利息和本金。就跟我們今天投資股票、債券是一樣的,只不過今天是交易系統代勞,而以前是紙質憑證而已。

需要特別說明的是,這兩筆債務都是以「中國政府」名義發行的「國家主權債券」——也就是說是用國家信譽和當時的政府稅收作為擔保的,按照國際法,並不因政府的變更而改變。所以不管是滿清政府、北洋政府還是蔣介石政府都一直承認債權——雖然因為缺錢停止付息,但是至少還是認帳的。

但1949的變更,新政府概不承認,讓這些債務戛然而止。自認為繼承了民國正統衣缽的臺灣的財政部儘管從來沒有否認這兩筆債務,但也不想獨自當冤大頭,在1990年發表聲明,「臺灣擱置償還一切舊債務,直到收復大陸為止。」

這下就成了爛帳了。但是爛帳它也是帳,白紙黑字的債券始終擺在那裡。欠債還錢這是自古以來天經地義的事情,都因為政權變更而否定國際協議或債務,那所謂國家信譽就毫無意義了。如果一方面要別人承認你是這個國家傳承的合法代表,一方面卻又不履行國際法所規定的國家義務,這是說不過去的。這種糾紛很容易成為國際關係的定時炸彈。

各個債權國的情況又還各不一樣:德國、日本因為戰敗,國體幾經變更,本身面臨賠款,也就沒法追債了;俄國十月革命之後,為了和沙俄劃清界限,追債熱情不高;法國借款數額不多,也不太在乎;只有英國、美國沒有發生大變故,借款佔比又高,自然面對民眾和銀行的追債壓力不願放棄。

1987年中英就香港問題達成協議後,關係進入蜜月期。英國首相撒切爾夫人借勢要求償還「湖廣鐵路債券」和「黃金融資債券」中涉及英國人的資產或損失。並揚言如果拒絕償還中國將失去進入英國金融市場的權利。經過談判,雙方都做出了理性的讓步,最終中國政府與英方達成一項2350萬英鎊的和解協議。

美國這邊也沒有消停。1979年中美建交後,美國300多個當年債券的持有人向阿拉巴馬州聯邦地區法院提起聯合訴訟,要求中國政府償還本息2.2億美元。1982年9月,法院判決原告勝訴,要求中國政府連本帶利賠償4131.3萬美元。當時中美關係也正處於史上最好的蜜月期,美國總統里根不想因這筆債務影響中美關係,遂於1986年讓美國司法部給予了中國政府對這筆債務的「國際豁免權」。隨後,中國政府上訴獲勝,中美關係危機得以緩解。

顯然,當時中英、中美的親密關係已經和今天不可比擬了。今天被重翻舊帳,也沒什麼話好說。但是,美國議員所說的1.6萬億美元這個巨額的數字是怎麼來的呢?

據統計,美國銀行和個人除了當年認購的大約1/4的債券外,後來因為歐洲兩次世界大戰,在金融扶貧的過程中,還收購了一部分英、法、德的債券,所以目前美國政府、民間機構和個人是這兩筆債務的最大持有方。為了追討這兩筆債務,美國民間債權人專門成立了一個名為「美國債券持有人基金」(American Bondholders Foundation)的組織,簡稱ABF。這個組織曾經在2004年重新向紐約法院提告,聲稱考慮到將近一百年的利息累積、通貨膨脹、以及賠償費用,美國目前存有這兩批中國債券值「1.83萬億美元」。

所以美國議員提出的1.6萬億這個數字,極有可能是來自ABF當年的報告,稍微縮了一下賠償部分的水分,但仍然是一個驚人的數字。

很顯然,在中美關係面臨全面脫鉤危機的幾天,舊事重提絕不是為了增加花邊。8月23日,川普就競選連任提出了新的執政方略,其中涉及中國的新政有5點,最後一點算是老調重彈但也意味深長——就是將就疫情向中國追責。

這個話其實川普已經說過很多次,絕不是開玩笑。怎麼追責?在「主權豁免」的名義下怎麼實施?手段可能有很多,比如以民間追債的名義,恐怕就名正言順了……1982年阿拉巴馬州的判決,完全有可能重來一次。

百年舊帳,在每個不同的時代裡,總有新意。

来源:作者臉書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