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應對印太局勢?(圖)

作者:王丹 發表:2021-05-18 05:59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7個留言 列印 特大

亞太地區
美英聯手亞太中共寢食難安(圖片來源:公共領域/維基百科)

【看中國2021年5月18日訊】最近幾年,國際政治的焦點逐漸從歐洲和中東轉移到印太地區。中國在南海和台海採取的擴張和軍事行動,提升了亞太各國的警惕心。以澳洲、日本、印度為首的亞太地區主要國家,已經開始進行全方位的合作與結盟;歐洲在美國的敦促下,也開始派軍艦進入亞太地區,展現西方國家的團結。但中共面對區域國家和國際社會的反彈不僅沒有收斂,而且自認為國力已經強大到足以與美國為首的同盟國對抗,備戰的動作和意願也日趨明顯。

針對這樣的局勢發展,亞太國家到底應當做什麼,以應對嚴峻的形勢呢?澳洲高級情報官員羅裡.梅爾卡夫在他的新作《亞太競逐》中提出了四點主張,我認為是相當中肯而實際,值得外界重視的。

首先,作者認為,準備應付局勢惡化的一個重點就是未雨綢繆,而未雨綢繆的重點在於「培養能力」。日本和澳洲現在開始幫助訓練其他國家的海岸防衛部隊,並且提供船隻供海上監測與通訊設備給夥伴國家。包括從越南到印尼,從索羅門群島到斯里蘭卡的多個國家,就是這樣的區域性合作以增強各國抵禦能力的範例;

其次,作者認為,不管日本、印度和澳洲如何已經覺醒並開始備戰,但美國的支持還是至關重要的因素。他建議,美國和所有支持軍力平衡的國家都需要在傳統軍事力量,以及未來的科技和地緣經濟的韌性上取得優勢,就是抵抗壓力以及施加壓力的能力。它們需要恢復兩種形式的威懾力量:不讓敵方獲利,以及還擊的能力。這將牽涉到維持軍隊現代化,投資新的作戰工具,像是網路、人工智慧、太空、新材料、機器人和先進運算等。隨著中國不斷提升自己的軍事實力,美國也必須在這方面加強投資。

第三,作者呼籲亞太地區各國之間需要經常舉行對話,並以坦誠的精神交換意見,取得共識。這樣的對話,應當包括政治層級的對話。作者認為,對話不能只停留在一年一次或兩次的會晤上,各國之間在對話之後,應當成立具體負責執行的工作小組,提供像情報與後勤這些問題的資訊給各國分享。針對危機情節,各國也需要提前進行討論和進行作戰演習。

最後一點,我覺得最值得外界深思,也是作者提出的最重要的論點之一:在他看來,要制衡中國勢力,印太國家必須願意付出代價,忍受短時期的痛苦。這需要領導人的政治意志力。這一點非常重要,是因為國際政治,有的時候不僅僅是靠國家實力,有的時候比的也是領導人的政治意志。同樣在印太地區,面對中國的攻勢,澳洲和紐西蘭的政策就大有不同。澳洲面對中共的經濟制裁寧願付出一定代價,也不放棄對於自己國家利益和價值觀的堅持;而紐西蘭則顯然為得到中國的經濟紅利,而放棄了一些原則。因此,印太各國政治領袖的態度也很重要。

最後,作者在書中講述了一個小故事,我覺得非常耐人尋味:當越南和中國海防部隊船只在靠越南海岸線的南海海域中,為了爭奪石油和天然氣探勘權而相互推擠、衝撞時,一位越南外交官在與外國學者開會被問到一連串問題:如果他的國家明天和中國發生戰爭了,誰會前來援助呢?「這個答案很簡單」,這位外交官不慌不忙地答道:「越南人」。我想,這才是亞太地區國家自我防衛的最好心態。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自由亞洲電臺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