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九:民主是理性包容的生活方式 ——紀念「五四運動」八十五週年

作者:作者:馬英九 發表:2004-05-05 02:5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民國四十七年,「五四」代表人物胡適先生在中央研究院院長就職典禮上致詞說:「〔五四〕那時,我覺得世界上二、三百年來有一種公開趨向,朝科學民主這個方向走,朝新的科學方法走。那個時候,我的朋友陳獨秀在《新青年》發表擁護德先生〔民主〕賽先生〔科學〕。我要說這樣的話:把抽象的名詞人格化了,也就容易偶像化了;偶像化了,便會盲目的崇拜。當時我的朋友陳獨秀因只認得兩個名詞,不知道科學是一個方法,民主是一種生活的方式、生活的習慣。」這一段四十七年前說的話,對今天的臺灣仍然非常適用。總統大選前後社會不安,族群對立、民眾情感的撕裂前所未有。如果這種民主就是我們「生活的方式」、「生活的習慣」,相信很多人寧可不要這種民主。然而無法否認的是,半世紀以來臺灣人民辛苦建立且引以為傲的民主制度出現這些負作用,跟原先民主被認為會帶來和平、認同和幸福感的認知背道而馳。到底問題出在哪裡?

民主不只是理念 更是生活方式

事實上,民主包括兩個層面,一是天賦人權的自然權利,本質上是先驗的理念;二是具體的政治制度,以及長期運作所累積的經驗、慣例和社會、文化的約束力量。前者是人權信仰的確定,後者則是憲政、法治與與生活文化長期的塑造。顯然胡適先生所主張的民主著重的是後者的實踐,因為,只有後者實現了,前者的目標才能真正達成;因為,在人類歷史上,不斷有各種形式的激進主張者利用前者摧毀了後者,從而建立了恐怖政治;納粹標舉了日耳曼的主權與自由、布爾什維克也提供了無產階級民主,而且言必稱人民,而各種宗教狂熱者也以禁制的手段,配合美麗的詞藻試圖在世俗的世界中強塑他們心目中的天堂。這些,當然都不是胡適先生所主張的「民主的生活方式」。

總統大選的後遺症

在這種認識下,我們必須指出,這次總統選舉的過程帶來了不祥的徵兆。執政者反覆灌輸公投與制憲是「普世人權」,是「愛臺灣與支持民主」,賦予至高無上的道德光環,鼓動人民的原始情操,從而建立無人敢於挑戰的政治與思想權威。然而這種刻意把特定的政策主張賦予先驗道德地位的作法,不但不是民主的深化,反而正迅速腐蝕民主政治多元與包容的內涵,破壞政府理性決策的機制,帶來了新的強人政治的隱憂。平心而論,過去國民黨執政固有諸多缺點,不過到了後期,已經看不到醜化政敵的文宣,多元開放的言論市場迅速成形,技術官僚也已發展出一套理性決策的模式,行政中立雖仍不完美,但確已漸趨成熟。這是兩千年政黨輪替得以和平進行,社會運作得以不輟的重要原因。不幸的是,今天的執政者正在一步步的減損這些極其珍貴的政治文化資產。我們清楚地看見一套固定的政治手法,執政者將每一場選舉當成窄化人心的政治運動,把「民主」、「愛臺灣」提高到至高無上的先驗地位,任何不同意的人都成了這些價值的反面,政治競爭者遭到狂風暴雨式的抹黑。執政者可能因此贏得選舉,並收攬一切道德光環;但是,這種勝利讓臺灣充滿怨恨與疏離,本質上是民主的退化與道德的墮落,並形成惡性循環,如果不予扭轉,終有一天會摧毀我們所擁有的一切。

政策主張不宜神化

台獨與統一,同樣都是一種政策主張,都應受到尊重,但也應受到合理的質疑;同樣的,公投是民主制度的一環,應該受到制度所根據法理的制約;制憲事涉憲政原理,當然也應該受到法學、政治哲學與文化思辨的挑戰。然而我們現在卻看到,「台獨」、「公投」與「制憲」現在正逐漸發展成三位一體的新神學,一種不容任何人質疑的絕對道德,執政者可以輕易地以這種新神學偶像的身份,扭曲理應中立的行政機制(如中選會),使公眾噤聲,並以「民主」的名義無限地擴張權力(如早先主張無法源也可辦公投、稍後又以有嚴重違法爭議的公投綁住總統大選)。

儘管執政者提出「團結臺灣」為當前要務,但多流於口號,並無具體行動,而實際上卻持續朝鞏固其新神學的方向邁進,意味著這種「團結」仍是以強制他人認同其價值為主要途徑,拒絕屈從者很容易被指為「破壞團結」;反對者更可能被扣上類似「發動流產政變」的大帽子。此所以美國智庫學者毫不客氣的指出,臺灣發展出的民主,還沒有理性辯論公共政策的能力。坦白說,一旦沒有理性包容,民主就只是獨裁的一種包裝。

回歸真民主─理性包容的生活方式

因此,英九希望利用「五四」八十五週年的今天,探討臺灣此刻所面臨的民主危機,並強調真正的民主應建立在「憲政的自由主義」(constitutional liberalism)之上,包括法治的精神、理性的態度、人權的保障、與包容的文化。這些力量的成長無法依賴政治先知,不能透過政治神學,甚至無法依靠選票立即達成;相反地,它們有賴於朝野政治領袖的自製,憲政和法律慣例的建立、公眾人物正面的示範等等,長期累積形塑而成,最後成為胡適先生所指的「生活方式」。

對於今天的臺灣,英九要特別強調的,就是「民主是理性包容的生活方式」,沒有理性包容,就沒有民主,也就難以達成團結。的確,推動真正民主文化的困難,在於它無法提供激情的訴求、缺乏「畢其功於一役」的精神號召、沒有戰鬥語言所鼓動的高亢情緒、也沒有絕對道德包裝所散發的誘惑;相反地,由於理性與包容,真正的民主態度有時會被誤解為怯弱與逃避。不過,為了落實臺灣真正的民主,我們應該義無反顧,選擇這條有別於執政者的民主實踐之路,並視其為「五四」精神在此時此地的正確體現。 (作者為臺北市長)


中國時報)(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