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再爆食品安全问题

发表:2011-08-18 22:46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中国食品造假花样百出,近来,又有食品经营业者涂改食品保质期和用鸭肉冒充羊肉的不法行为被媒体曝光。

中国官方新华网17号报道说,湖南浏阳市质监部门近日发现,当地的逗趣乐食品厂擅自用药水和喷码机涂改包装生产日期。在这道造假工序上操作的两名女工,被药水烧伤了手,因治疗等问题与厂方发生纠纷,才致使造假事件败露。报道说,所谓“药水”,主要是俗称“香蕉水”的乙酸异戊酯、油漆稀释剂等。这类化合物易燃、毒性大,能损伤人的皮肤、咽喉、支气管、肺部,甚至神经系统。零售商使用药水涂改食品保质期,使食品永不过期,在业内是“公开的秘密”。

上海居民王女士向本台记者表示,上海的很多超市也存在食品保质期造假的问题:

“在超市里面,假如卖糕点什么的,本来就是昨天做的,今天晚上销不掉,那么他们怎么办,因为明天还要拿出来卖,假如出来不拿出来卖的话,这个不是就损失了吗,他们就在原来的标签上再贴一个今天的标签。”

中国广播网星期三的报道说,他们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的探访发现,为降低成本,多家摊位销售的羊肉串是以鸭肉、鸡肉等杂肉,加入羊肉粉、羊肉精膏等非法添加剂制成。

谈到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现在纽约的叶宁律师表示:

“我本人是住在美国的,但是从最近凡是国内过来的访问学者也好,或者是这儿的华侨回国探亲、旅游以后回来反映的问题也好。大概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到中国去的中国人,华人或者华裔,最大的不安全感就是说不敢吃东西。”

对于中国的食品造假现象泛滥、屡禁不止的原因,叶宁分析说:

“中国由于一种制度性的腐败,食品卫生发生了问题,往往会得到官僚机构的层层包庇,蒙混过关,只要违法乱纪的厂商或者经济人能够贿赂或依靠某种灰色的,或者黑色的关系,能够走通官方的道路的话,不安全的食品照样可以畅通无阻,严重威胁消费者的健康。”

《南方周末》的报道说,为保障能吃到放心食品,北京海关等国家机关已在北京市顺义区建立了自己的特供蔬菜基地。全国各省级政府的一些部门也都有自己的特供食品基地。叶宁认为,中国的特权阶层,利用自己垄断的资源,花费纳税人的钱,使自己免受有毒食品危害,而这种局部的食品安全却不能被广大百姓分享。中国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相关监管部门的漠视和不作为,是否与他们自己享有特供食品有关?

 

来源:自由亚洲电台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