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透視:中美爭奪全球石油難免一戰?

發表:2005-02-23 05:09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BBC中文網記魏城文章:保羅是我的一個英國朋友,他知道我定期地寫一個有關中國的專欄,最近他給我轉來了一份"垃圾郵件",並附言說:"該郵件不請自來,進入了我的電子郵箱,不過,我想你可能會感興趣。"

  我匆匆瀏覽了一下這份"垃圾郵件"的內容,不料還真的感起了興趣。

  該郵件轉載了一篇英文文章,題目是《中國和爭奪資源的決戰》,作者名為比爾.裡德利。這篇文章中的一段話尤其讓人眼跳,令人心驚:

  " 爭奪地球資源的決戰已經開始。你能說出什麼資源的名字,中國就在大量地購買和消費這種資源。去年,他們消費了全球水泥的將近一半、世界其它國家銅消費總量的兩倍、全球煤炭的近三分之一、全世界鋼產量的90%......然而,為了支撐如此瘋狂的經濟增長,你還需要一種比所有其它資源都要關鍵的商品。如果你不能得到足夠數量的這種商品,那麼,擁有所有其它資源都意義不大。這種維持世界運轉的最珍貴、最搶手的商品就是石油。沒有石油,你就一無所有,你的經濟將窒息僵死,你的軍隊將不堪一擊。"

  該文的主要結論是:中國對石油的不斷增長的需求將成為美國國家安全的頭號威脅。

  結論夠讓人觸目驚心的。我在網上搜索了一下,發現有不少網站轉載了裡德利的這篇文章。我心裏閃出兩個疑問:也許裡德利的觀點代表了美國政府的立場?也許到處發送"垃圾郵件"也是裡德利及其同道發起的"宣傳戰"的組成部分?

  我還查到了裡德利的電子郵件地址,給他發了一封短函,詢問他的個人背景,並提出了我的第一個疑問。

  裡德利很快回函說,他是一個名叫"線上投資者新聞(Online Investors News)"的網站的出版人,經常撰寫有關投資方面的評論文章。針對我的疑問,他回答說,他曾經撰文質疑美國發動伊拉克戰爭的官方理由,認為伊戰的深層動機其實涉及石油。他還特意告訴我,他甚至不是美國人,而是加拿大人。

  中國石油需求引關注

  說來也夠巧的。就在收到保羅轉來那份"垃圾郵件"之後的第二天,全球各大傳媒都在顯要位置刊登了這樣一則消息:美國地球政策研究所 (Earth Policy Institute) 發布的一份報告指出,除石油之外,中國已超過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農產品和工業品消費國。

  其實,自從今年開年以來,有關中國的能源需求、特別是石油需求的報導就一直接連不斷,以下是其中的幾篇報導和分析:

  2005年2月18日,美國《紐約時報》報導說:中國如今是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費國,僅次於美國。去年,中國進口的石油增長了三分之一,其石油需求量首次超過了日本。

  2005年2月17日,英國《金融時報》報導說:石油輸出國組織16日警告說,它將不得不在今年年底將產油量擴大到接近其最大的生產能力,以滿足中國對石油的不斷上升的需求。

  2005年2月16日,法新社引述中國國家發展與改革委員會能源研究所負責人的話說,中國的石油消費量將在2010年之前急劇上升,中國對石油需求的一半以上必須通過進口石油得以滿足。

  2005 年1月20日,美國《基督教科學箴言報》發表的一篇文章分析說:如果中國和印度的石油消費量一旦達到美國石油消費量的四分之一,世界石油總產量就必須增加 44%,如果想達到美國石油消耗量的一半,全球產油量就幾乎需要翻一番。而那是不可能的,因為世界的石油儲藏是有限的。如今,有關全球產油量很快就要達到極限的觀點正在不脛而走……

  這些國際知名傳媒大概不會與那個叫比爾.裡德利的加拿大人合謀搞什麼"宣傳戰"吧?

  就連美國中央情報局局長戈斯在首次公開提出中情局版本的"中國威脅論"時,也把中國"積極地在世界各地尋求更多的自然資源"作為"中國威脅"的證據之一。

  非官方的美國"全球安全分析研究所"執行主任蓋爾.勒夫特似乎走得更遠,言辭也更為坦率,他在美國《洛杉磯時報》撰文說:"在美國全力以赴從事反恐戰之時,有可能是下一場世界大戰的種子卻在悄悄地萌芽……如果沒有一種旨在阻止中國成為與美國並駕齊驅的石油消費大國的全面戰略,那麼,一場超級大國之間的對抗就很有可能發生。"

  "決戰"已經開始?

  那麼,美中兩國之間就注定要爆發一場爭奪石油的"決戰"了?

  對比爾.裡德利來說,這場"決戰"已經開始,雖然"決戰"的最初階段不一定就是字面含義的"硝煙滾滾,炮聲隆隆"。按照裡德利的說法,中國已經對美國展開了金融戰、經濟戰和外交戰,具體的做法包括:中國人民銀行購入大量的美元和美國政府債券;中國公司收購一些大型的西方能源公司;中國拉攏伊朗、委內瑞拉等一些敵視美國的產油國等。

  而在一些阿拉伯學者看來,美國也已經對中國展開了旨在切斷中國油脈的側面圍堵戰。埃及開羅大學政治經濟學院教授穆罕默德.薩勒姆最近在該大學亞洲研究中心舉辦的一次座談會上說:"美國政府憑藉它所發動的伊拉克戰爭,在中東及波斯灣地區建立了一個軍事基地,剝奪了中國長期以來非常依賴的中東石油輸入,這樣做的目的就是要打擊中國目前高速發展的經濟,在它對美國釀成巨大威脅前先下手為強。"

  另外一位阿拉伯學者認為,美國介入蘇丹達爾福爾事態也與它的這種戰略有關。薩勒姆的同事安瓦爾.阿卜杜爾.馬列克在這次座談會上說:"在伊拉克戰爭後,布希政府又把目光投向了蘇丹,因為蘇丹同樣也是中國的主要石油輸入國。"

  報導這次座談會的中國《東方早報》說,中國的石油公司,主要集中在達爾福爾南部地區,其中包括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

  美國斯坦福大學的地球物理學家阿莫斯.努爾甚至認為,美中兩國"對石油不斷增長的需求將會導致一場愈演愈烈的全球衝突",這種衝突可能會使1991年海灣戰爭、9.11恐怖襲擊和目前的伊拉克戰爭"相形失色"。

  官方表態溫和

  不過,不論是美國政府,還是中國當局,都沒有明示或暗示美國攻伊或施壓蘇丹是為了切斷中國油脈,相反,兩國官方都強調說,兩國對石油的巨大需求並不一定會導致激烈的競爭或戰爭。

  美國副助理國務卿薛瑞福說,美國和中國對石油需求的增長可能導致兩種非常不同的前景:一種前景是相互非常激烈地對石油供應進行競爭;另一種前景是相互增加合作,不僅在石油方面,而且在各個方面。他說:"這也可能創造出機會,從而使我們彼此之間看法更接近。如果你從某種角度去想的話,會發現中國會對自由航線和在海上對商船的保護有更大的興趣。這正是我們非常感興趣的事情。我們正在和亞洲地區的友邦以及其它有同樣擔憂的國家在這一問題上進行合作。中國會對這方面有很大的興趣。我們還對產油地區的穩定有興趣。"

  中國駐美大使館新聞發言人孫偉德的說法似乎更具和解性,他說,中國把與美國的合作放在了非常重要的地位,"當然,在我們兩國的經濟繼續增長的情況下,雙方都需要可靠和價格適當的能源供應。故此,兩國之間的合作有著非常良好的基礎。"

  到底誰的說法距真實情況更為接近呢?也許你會說,官方公開的表態都是一些掩蓋真實動機的外交辭令,而民間學者的看法和獨立傳媒的報導也許更能揭示問題的實質。

  但即使是警告"下一場世界大戰"可能性的美國非官方學者蓋爾.勒夫特,也不認為美中之間的石油戰爭就一定不可避免。他認為,對話與合作是避免衝突的手段:" 美國應該與中國進行坦率地對話,向中國方面表達避免爭奪石油對雙方的共同益處,並向中方提供援助,幫助對方克制其對石油不斷膨脹的胃口。而從石油轉向其它形式的交通能源,如生物燃料或以煤炭為基礎的燃料、氫、天然氣等,可能會避免進一步的衝突,並培育能夠為兩國帶來巨大經濟利益的前所未有的中美合作。"

  未來充滿變數

  即使對話和合作手段不奏效,美中之間是否就一定會爆發阿莫斯.努爾所說的使9.11襲擊和兩次海灣戰爭"相形失色"的"全球衝突"呢?

  那位加拿大人比爾.裡德利言之鑿鑿:爭奪決定性資源石油的戰爭,就是美中這兩個耗油大國在全球範圍內的最終攤牌。

  還有人舉出歷史事例,如二戰時日本襲擊珍珠港美軍基地的原因之一就是美英對日本的石油禁運,以此類推:不管是美國切斷中國油脈,還是中國分走美國油源,都會引發美中石油之戰。

  可惜的是,人類最沒有把握的事,就是預測自己的未來,即使以歷史為鏡都難免因折射而走形,因為預測本身常常會促成或阻止預測之事的發生,而歷史災難也往往會成為後人力戒的"前車之鑒"。

  而且,至少有兩個因素可能會限制或防止美中之間的石油競爭升級為全面的石油戰爭:一、美中兩國都是核大國,這也許有助於形成如冷戰時期美蘇之間存在的那種恐怖平衡;二、許多國家都在研製可能替代石油的另類能源,一旦研究取得突破,也就消除了美中潛在戰爭的禍因。

  不過,這種研究是否能夠在未來某個無懼核毀滅的總書記或總統發出戰令之前結出碩果,誰也無法保證。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