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丹佛論壇分享防疫 陳建仁:台灣模式貴在透明(視頻)

發表:2020-05-08 11:43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中華民國副總統陳建仁強調,台灣模式正好與北京威權「從一開始就嚴格控制封鎖訊息、掩蓋相關內容、消滅科學證據,並延遲對國際社會分享疫情訊息,甚至壓抑提出警訊的吹哨人」形成對比。
中華民國副總統陳建仁強調,台灣模式正好與北京威權「從一開始就嚴格控制封鎖訊息、掩蓋相關內容、消滅科學證據,並延遲對國際社會分享疫情訊息,甚至壓抑提出警訊的吹哨人」形成對比。(圖片來源:youtube視頻截圖)

【看中國2020年5月8日訊】中華民國副總統陳建仁今日在史丹佛大學舉辦的視訊研討會向國際發聲,並分享台灣針對武漢肺炎成功防疫的故事。他指出「台灣模式」最重要的元素是透明,而且國際合作是對抗全球疫情的唯一途徑。

據《中央社》報導,陳建仁身為流行病學專家、又是前衛生署長,還擁有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彭博公共衛生學院(Johns Hopkins Bloomberg School of Public Health)的博士學位,受到美方的重視與推崇。

陳建仁首先是從台灣對抗2003年SARS疫情的慘痛經驗開始談起,當時他身為衛生署長,因為SARS凸顯當時台灣在疫情預防的缺失與不足,因此自修法、組織、人才等多面向提出改進,達成透明、資訊分享和國際合作的目標。

陳建仁說,這是台灣經過SARS後17年,能夠更穩健地面對肺炎疫情的原因,而「謹慎作為、快速回應與超前部署」是「台灣模式」成功的3個重要原則。

陳建仁詳細介紹了台灣從去年12月31日以來一連串的防疫部署,並強調台灣模式中的關鍵元素是「透明」,從疫情爆發的第一天,台灣政府採取了資訊公開透明的作法,衛福部也建立了權威並贏得公眾的信任,有助於台灣的社會和民眾遵循政府的指示與規則,免於受到錯誤資訊的傷害。

「公眾的信任度愈高,人們愈願意合作,從而增加台灣克服這一挑戰的機會。」陳建仁說,這種重要的循環只能夠在民主社會中發生,政府承擔責任,而且必須向人民的需求做出回應,「信任是透明與公開的主要副產品」。

陳建仁強調,台灣模式正好與北京威權「從一開始就嚴格控制封鎖訊息、掩蓋相關內容、消滅科學證據,並延遲對國際社會分享疫情訊息,甚至壓抑提出警訊的吹哨人」形成對比。

陳建仁語帶感性地說,台灣曾孤軍奮戰SARS疫情,現在又被排除在世界衛生組織(WHO)之外,「我們痛苦的經歷訴說著任何一個國家都不應獨自面對大流行病,國際合作是對抗全球疫情的唯一途徑」,這是台灣之所以必須盡其所能阻止疫情的蔓延。

陳建仁向WHO和國際社會喊話,「台灣參與WHO不該被認定為政治議題,而是攸關公衛和人權。」他表示,台灣成功地面對疫情、分享經驗,能幫助國際社會為下一次疫情做更好的準備,就如台灣從SARS抗疫經驗學到教訓。

「台灣可以幫忙,台灣正在幫忙」,截至4月30日,台灣已對美國捐贈超過350萬片口罩,也向全球捐贈1700萬片口罩,除了美台簽署防疫夥伴關係外,中研院與歐盟、捷克及土耳其等研究單位共同合作。陳建仁強調「合作可以打擊病毒,無分國界,且應超越政治」。

今日的線上研討會是由胡佛研究所(Hoover Institution)「台灣在印太地區研究計畫」(Hoover Project on Taiwan in the Indo-Pacific Region)主辦,並由史丹佛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教授戴雅門(Larry Diamond)做引言,譚安(Glenn Tiffert)博士則介紹與談人:史丹佛醫學院的台裔教授王智弘(Jason Wang)、胡佛研究所研究員暨國內政策的研究主任陳仁宜(Lanhee Chen)、立法委員暨台大社會系副教授范雲,以及交通大學科技法律學院院長張文貞。

另外,位階相當於助理國務卿之美國國務院國務卿科技顧問蔣濛(Mung Chiang)以及國務院海洋、國際環境暨科學事務的首席副助卿摩爾(Jonathan Moore)也參與閉幕致詞。

責任編輯:許天樂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